立中集团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0-17 10:49

立中集团(300428)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功能中间合金新材料行业

  功能中间合金新材料是指由一种金属做基体,去毛刺与其他金属(包括过渡族元素和稀土)或非金属通过热熔和/或化学反应生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合金新材料。功能中间合金在不同的领域作为关键的基础性材料,单独或共同发挥作用,不仅能够大幅提高金属综合性能,扩大金属的应用领域,还能降低制造成本,并为新型金属材料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持。铝基中间合金是以铝做基体的中间合金,按照功能不同可分为晶粒细化类、金相变质类、金属净化类和元素添加类。

  随着汽车轻量化、交通运输途径多元化和建筑地产开发,各个领域的用铝需求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根据国际铝业协会(IAI)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球原铝产量达到3,421.2万吨,同比增长1.8%,主要由于中国产量的增加。IAI称,今年1-6月中国原铝产量达到2,025万吨,同比增长2.8%。原铝产量保持稳定增长,也使得市场对铝基功能中间合金的需求保持整体向上的势头。而双碳、双控政策的提出,新能源、清洁能源及轻量化的概念进一步推广,使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发电、消费电子、高端装备制造以及航空航天等行业对铝材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进而提升了对高端功能中间合金产品的市场需求。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铝基中间合金行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建筑等众多领域,并且在许多行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市场需求也在逐年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还在持续扩大。公司作为全球功能中间合金新材料行业中规模最大、产品种类齐全的企业之一,积极推动产品技术升级和产业整合。公司通过海外并购结合自主研发,使公司的产品在技术指标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取得了较高的市场份额,部分产品已实现替代部分进口高端产品的目标,满足了我国中高端铝材对高品质功能中间合金新材料的市场需求。

  (2)再生铝铸造铝合金行业

  再生铝作为一种可以循环利用的资源,较大幅度地减少了能源消耗及温室气体、固体废料、废渣、废液的排放,在资源节约、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方面具备重大的社会效益,因此再生铝行业在全球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得到蓬勃发展,其中中国再生铝行业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再生金属的发展,《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到2,000万吨,其中再生铝产量将达到1,150万吨。《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再生金属供应占比达到24%以上,鼓励布局区域回收预处理配送中心,完善再生有色金属原料标准,鼓励企业进口高品质再生资源。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编制完成了《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针对低碳技术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工业领域行业发展需求,制定了

  200

  项以上碳达峰急需标准,推动工业领域深度减碳,引导相关产业低碳高质量发展。公司近四十年来始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紧跟行业发展趋势,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再生铸造铝合金生产企业之一,同时公司充分利用产能布局优势,实现国内外再生铝资源利用的双循环发展,2023年上半年公司再生铝资源采购量为27.30万吨,同比增长33.96%,使公司的再生铝业务规模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铸造铝合金在汽车轻量化领域优势突出,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为705.8

  万辆,

  比增长96.9%;销量为688.7万辆,同比增长93.4%;2023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完成产销分别为378.6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新能源汽车由于低碳化、轻量化发展需要,已经成为一体化压铸技术的主流客户,其产销量的增长将拉动一体化压铸市场需求,同时将为免热处理合金的市场化应用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国一体化压铸逐步起步,虽然行业的渗透率较低,但是一体化铸造技术能够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优点将加速其市场下沉,市场规模将逐步扩张,随着产业链布局日益完善、市场参与者增加已经技术进步,我国汽车一体化压铸市场将迎来爆发增长期。经过前期的产业布局和技术、工艺积累开发,2023年我国汽车一体化压铸市场将加速上行并迎来集中量产年,行业望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公司在免热处理合金领域具有领先优势,是国内首家获得相关专利并打破国外产品垄断的企业,未来随着一体压铸应用的逐步放量,公司将迎来广阔的市场发展机遇。

  (3)汽车铝合金车轮行业

  近些年因为芯片供应短缺,原材料成本上升、通货膨胀等因素,汽车市场面临严重的挑战,自2023年以来,汽车市场回暖向好,各大汽车制造商的新车产量逐步恢复,积压订单正稳步完成交付。根据中汽协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6月,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24.8万辆和1,323.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3%和9.8%,销量数据排名世界第一。同时,全球汽车的销量也在逐渐恢复,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6月世界汽车销量达到4,243万台,同比增长11%。今年以来,一系列提振汽车消费的政策文件相继出台,如延长车辆购置税减免措施、发放新能源汽车消费券、增加年度购车指标投放、开展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充电打折、加快乡村电网建设运营水平等,并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些政策的实施促进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2023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完成产销分别为378.6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市占率达到28.3%以上。

  汽车行业的复苏,推动着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我国凭借成本优势和产业配套优势,承接了包括铝合金车轮在内的关键零部件制造,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铝合金车轮制造中心。随着新能源汽车铝合金轻量化零部件需求逐步深化、汽车设计制造工艺的不断创新、信息化和大数据对汽车影响的扩大,中国铝合金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也进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转型期,整车制造企业对汽车零部件的技术含量、可靠性、精度和节能环保等要求越来越高,在选择上游供应商时,技术实力、产品质量、制造能力、供货能力和成本控制都是其重要的考虑因素。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铝合金车轮生产商之一,专注绿色、轻量化铝合金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是行业内拥有从铝合金材料研发制造、模具研发制造、工装设备研究制造到车轮产品设计、制造工艺研发、数字信息化应用为一体的生产企业,领先的技术实力和质量水平使公司的铝合金车轮产品获得了全球汽车制造企业的认可和信赖。

  (4)锂钠电池新材料行业

  锂离子电池拥有质轻、续航时间长、适用范围广、能量密度高、输出功率高的优势,按照应用领域划分主要分为动力锂电池、储能锂电池以及消费锂电池,分别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消费电子等领域。近年来,受产业政策支持和消费者接受度提高等因素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储能产业、消费电子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锂离子电池装机量迅速增长,作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关键材料的六氟磷酸锂需求也随之增加。

  作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六氟磷酸锂是目前综合性能好、常用的电解液锂盐。近年来随着中国新能源产业和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六氟磷酸锂技术逐渐成熟,不仅在生产工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还进行了配套设备结构及材料优化,拥有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不断打破美、日、韩等国外企业对六氟磷酸锂的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国内企业为满足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纷纷投资扩产,六氟磷酸锂产能和产量逐年增长,进入2023年,六氟磷酸锂市场产量较高,而需求相对疲软,制造企业为获得优质稳定的订单,纷纷下调价格,使得六氟磷酸锂价格大幅下降。目前六氟磷酸锂行业深度去库存已开启,随着高成本产能的出清,六氟磷酸锂价格降幅已有所放缓,供需平衡可期。

  (二)公司的主要业务

  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专业从事铝合金及铝合金高端应用的国际化企业集团,公司主营功能中间合金新材料、再生铸造铝合金材料和铝合金车轮产品三大业务,是行业内拥有熔炼设备和车轮模具研发制造,再生铝资源回收利用,再生铸造铝合金研发制造,功能中间合金新材料研发制造,汽车铝合金车轮及轻量化底盘零部件设计研发制造的完整产业链公司。同时公司正积极布局锂、钠电池新材料领域,进一步实现公司产业链的双向拓展。

  (1)功能中间合金新材料业务板块

  功能中间合金新材料产品主要包括金属晶粒细化剂、金相变质剂、元素添加剂、金属净化剂4大类功能中间合金和航空航天级特种中间合金等360多种,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高铁、航空航天、电力电器、消费电子、工业铝型材、食品医药包装等中高端铝加工行业领域。销售网络遍及中国、欧洲、北美、南美、日本、韩国、中东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公司持续推进高端产品的技术升级和市场推广,其中铝晶粒细化剂已实现了高端产品的技术突破,高端晶粒细化剂的产品性能更为优异、品质更加稳定,可以达到比标准晶粒细化剂产品低70%的添加率,能够有效减少与夹杂物有关的缺陷发生率,满足了高端铝材关于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的市场需求。另外,该业务板块生产的航空航天级特种中间合金产品满足了航空航天级钛合金和高温合金对中间合金的高品质要求,实现了部分高品质中间合金的国产化,有效提升了公司在该领域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

  (2)再生铸造铝合金材料业务板块

  再生铸造铝合金材料产品主要是以废铝、电解铝、工业硅、电解铜、金属镁、金属钛、金属锰、中间合金等为主要原材料,生产的各种牌号铸造铝合金锭、铸造铝合金液,主要用于生产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动机缸体、发动机缸盖、离合器、变速箱、卡钳、制动泵壳、车身结构件等汽车铝合金零部件和5G通信设备、消费电子等领域的铝合金铸造件和压铸件等。

  轻量化推动下,汽车铝合金一体化压铸件将成为未来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趋势,免热处理铝合金材料能够有效解决大型一体压铸结构件易变形,表面缺陷多,工装成本高等难点,是一体压铸的必选材料。公司作为国内免热处理合金材料的先行者,率先实现了免热处理合金材料的国产化生产,同时在材料研发、产品性能、生产成本、产能布局和市场推广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能够有效匹配汽车一体压铸件的未来发展需求。

  (3)铝合金车轮业务板块

  公司致力于高端汽车铝合金车轮及轻量化底盘零部件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公司以专业、稳定、高效的经营团队为指导、完整的技术链条和低压铸造、铸造旋压、固态锻造、液态锻造、差压铸造五大成型技术为依托,为全球知名整车厂商提供优质、专业的服务,客户遍布北美、南美、欧洲、韩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及地区在国际市场上积累了较高的信誉,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市场,已为比亚迪(002594)、蔚来、理想、小鹏、极氪、哪吒等多家新能源车企配套服务,并完成了某国际头部新能源车企的工厂认证。同时加快推进商用车轮业务的发展,依托行业领先的生产技术,满足了商用车对“高强韧、轻量化”铝合金车轮的产品性能要求。公司依托稳定的整车客户资源,积极推进“以铝代钢”的汽车轻量化底盘零部件的研发和制造,目前已量产转向节、新能源汽车电机壳等多款铝合金铸锻结构件产品,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汽车轻量化零部件领域的竞争实力。

  (4)锂、钠电池新材料业务板块

  公司投资建设的新能源锂、钠电新材料项目,产品涵盖六氟磷酸锂,电子级氟化钠,双氟磺酰亚胺锂,氟钛酸钾、氟锆酸钾、氟硼酸钾等氟化盐产品。该项目是公司在新能源产业链上的延伸发展,目前生产车间及其他配套工程已基本建设完工,设备已安装到位,市场开发同步进行中,项目即将竣工投产。该项目建成将进一步完善公司上游氟化盐产业链建设,推动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锂、钠电池材料方面的市场布局,丰富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领域的产品种类。

  (三)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建立稳定的原料供应渠道,并与主要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主要根据与客户的合同、订单编制生产计划,生产部门按照生产计划中的原材料需求报至采购部门。公司对每种原材料都设有安全库存,主要原材料包括电解铝和再生铝:①电解铝市场价格透明,公司与供应商通常以协商议价的方式签署合同,采购价格主要参考长江有色金属网等市场价格。此外,公司对部分原材料价格进行锁定,应对价格波动风险。②公司对外采购的再生铝因质量、种类、价格参差不齐,公司收购时根据成分、种类、形状、洁净度、出成率实验等综合情况再参考各地再生铝及铝合金市场报价,一般是按照电解铝市场价格乘以一定的系数确定。公司对关键物料和重要物料实行

  100%来料检验,对非关键物料,实行来

  料抽检。关键物料和重要物料从供应商选择、物料认定、合同履行、日常管理等方面,均采用了标准化、系统化,多层质量控制的采购模式,建立了完善的供应商开发体系、供应商管理体系和与之紧密结合的质量保证体系及物流保证体系。

  (2)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即根据客户订单要求,制定生产计划。生产部门根据订单品种、规格、型号、数量、技术质量标准、交货日期,结合实际情况,下达生产任务,组织生产。生产部门定期对生产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针对生产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快速反应、迅速行动,协调销售部门、采购部门、技术部门召开生产协调会,解决问题。

  (3)销售模式

  公司中间合金产品的营销需要以技术服务为支撑,公司的销售系统不仅为客户提供日常工艺及质量维护服务,而且能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服务,协助设计满足其要求的产品方案和技术支持。公司通过不断满足客户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使双方的合作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加深。

  公司的铸造铝合金材料的销售模式分为直接向客户销售铸造铝合金锭(液)和接受客户委托代为加工铸造铝合金收取加工费两种模式,在直接向客户销售铝合金锭(液)业务中,根据产品种类、元素成分、生产工艺技术进行议价销售;在接受客户委托代为加工铸造铝合金业务中,标的公司根据接收的原材料实际情况、工艺难易程度与客户协商确定加工费金额。

  公司铝合金车轮OEM市场销售模式为直接向汽车厂提供铝合金车轮产品,公司在成为汽车厂潜在供应商后可参与项目报价,获得项目授予后,通过与汽车厂共同合作开发新产品或根据汽车厂提供的图纸和样轮进行设计制做的方式完成产品设计,以及后续的样品试做和订单交付。公司铝合金车轮AM市场主要采取零售商方式销售。公司经过考察,选择零售商作为长期合作伙伴,选择条件是零售商在当地市场拥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覆盖范围较广的客户群体和较大份额的市场占有率。公司向零售商供应指定品牌产品或提供自主品牌产品并与零售商签署框架性供货协议,获得零售商订单。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行业地位及产业链优势

  公司现有功能中间合金新材料、再生铸造铝合金材料、铝合金车轮三大业务板块,且均实现了细分行业的引领。近年来公司加快内部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形成了规模实力强大的轻合金新材料和汽车轻量化零部件的跨国集团公司。公司在当前产业布局发展的基础上,围绕产业链上下游积极拓展,目前正在建设的新能源锂、钠电池新材料项目将进一步向公司产业链上游延伸,为公司的功能合金新材料产品提供稳定的原材料质量和供应保障;同时公司已建成再生铝回收平台、加工基地和危废处理产能,从再生铝原材料的采购端到生产后的铝灰处理,有效的将公司产业链打通,形成产业链闭环,使公司各板块业务协同发展,实现了销售渠道共享,集中采购节约成本,提升抗风险能力,形成了集人才资源、产品研发、生产工艺、客户资源为一体的综合竞争优势,助力公司进一步发挥规模化优势。

  (二)规模和区域优势

  公司拥有规模实力强大的生产基地,以及全球化、多元化的产能布局和销售网络,规模和区域优势明显。

  (1)在功能中间合金新材料领域,公司产销规模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高端晶粒细化剂生产线已实现量产,包头稀土功能中间合金低成本工厂一期项目实现稳定运营盈利,2023年4月份包头二期项目建成投产,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规模化的产能配置将进一步巩固公司的行业和市场地位,增加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利润空间。另外,公司的功能中间合金新材料业务在国内外拥有多家销售公司和技术研发平台,全球化的市场布局和国际技术合作使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2)在再生铸造铝合金材料领域,公司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再生铸造铝合金生产企业之一,业务规模行业领先,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公司在天津、河北保定、吉林长春、河北秦皇岛、山东烟台、山东滨州、广东广州、广东清远、广东英德、湖北武汉、江苏扬中、扬州和邳州等地区建有铸造铝合金材料生产基地,同时,公司正在长春、重庆、安徽六安、泰国等地新建产能,产品销售覆盖东北、华北、华东、西北和华南等多个国内主要汽车产业生产集群地。公司通过一体化运营管理和生产区域布局的多元化有效降低了生产经营及市场营销成本,完善了下游客户的拓展和维护体系,降低了经营风险,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3)在铝合金车轮领域,由于汽车制造业具有行业集中度高、采购规模大的特点,需要更有实力的、更稳定的供应商为其配套。公司的铝合金汽车车轮产销量全国领先,规模化效益明显,公司在中国、泰国、美国、韩国、巴西和墨西哥拥有多家子公司,全球化的生产基地和销售服务机构有助于公司更好的为客户提供优质、专业的配套服务,助力了公司与客户之间稳定的合作关系,提高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4)在锂、钠电池新材料领域,公司新建项目主要从事锂电池电解质和氟化盐系列产品的生产,涵盖六氟磷酸锂(LiPF6)、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电子级氟化钠(NaF)、氟化盐及其他氟盐产品产能。公司落户的济宁新材料产业园区处于两个化工大省山东和江苏的交界处,上游原材料和下游电解液客户资源丰富,运输成本低。作为公司全新的一个板块,是公司在产业链上的双向拓展,其中锂、钠电池材料是公司在汽车产业链的横向拓展,氟化盐系列产品是公司向上游产业链的纵向延伸,纵横双重布局为公司未来的降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技术创新优势

  公司拥有完整的产业技术链优势,各技术研发平台相互合作,协同发展,将持续提升公司的研发水平,使上市公司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1)在功能中间合金新材料领域,公司的中间合金产品研发拥有得天独厚的铸造铝合金、变形铝合金材料和铝合金车轮协同研发、实验、应用平台。公司技术研发中心现有博士、专家、硕士等50多人组成的研发团队,产品研发能力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先后成立了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河北省航空航天金属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功能中间合金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中科院包头稀土应用中心、英国布鲁内尔大学联合研究中心和瑞典万尼科产品研究实验室等8大研发平台。公司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项目和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省级重大成果转化项目,是《铝中间合金(GB/T27677-2017)》国家标准、《铝钛硼合金线材(YS/T447.1-XXXX)》、《铝合金线材(YS/T1360-2020)》行业标准的主起草单位,2021年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小巨人”企业。截止本报告期,公司在功能中间合金新材料领域现拥有26项发明专利、76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外观设计专利、62项省科技成果、多项非专利技术及储备和研发产品项目。

  (2)在铸造铝合金材料领域,公司一直专注于铸造铝合金及再生铝行业核心技术的突破,高度重视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并形成了自身独有的核心技术优势。公司作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的副会长单位,积极参与了2021年度中国再生金属产业年度发展报告,并参与了《回收铝》(GB/T13586-2021)、《再生变形铝合金原料》(GB/T40382-2021)、《铝及铝合金术语第4部分:回收铝》(GBT8005.4-2022)、《再生铸造铝合金原料》(GB/T38472-2023)、《铝合金压铸件》(GBT15114-2023)等5项国家和《铝及铝合金成分添加剂》(YS/T492-2021)、《铸造铝合金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YS/T1545-2022)等2项行业标准的制定及修订,已颁布实施;参与的《铸造铝合金减压凝固试样密度检测》国家标准、《变形铝及铝合金熔体渣含量测渣方法》行业标准已审定报批。截止报告日,公司该板块业务拥有省级轻金属合金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1个、省级铝合金结构材料企业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再生铝基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省级车用铝合金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材料类省级创新中心6个、装备类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个、国家认可CNAS实验室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公司在铸造铝合金材料、变形铝合金材料领域拥有有效授权专利298件,其中发明专利58件、实用新型专利232件、外观设计专利8件。

  (3)随着汽车工业不断发展,整车制造商和消费者对铝合金车轮的性能、外观以及轻量化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只有具有较为深厚的技术积累和研发水平,才能制造出质量可靠、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尤其在OEM市场,由于汽车车型更新换代周期逐步缩短,各大整车制造商为了保证市场竞争力,要求供应商具备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能力,能够参与到整车产品的同步开发中,以保证车轮等零部件能与整车产品同步推出、同步升级,要求车轮生产企业具备较强的技术开发和模具制造能力。公司拥有完整的产业技术链优势,各技术研发平台相互合作,协同发展,将持续提升公司的研发水平,使上市公司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在铝合金车轮领域,公司是行业内唯一一家从铝合金材料研发制造、模具研发制造、工装设备研究制造到车轮产品设计、仿真分析、制造工艺研发、数字信息化应用为一体的企业。研发中心拥有

  300

  多名专家技术人员,先后成立了国家级

  企业技术中心、省级技术创新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认证实验室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公司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项目,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省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等多个省级以上项目,主持和参与起草了《汽车车轮用铸造铝合金》、《乘用车铝合金车轮铸件》、《乘用车车轮双轴疲劳试验》25

  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拥有国际领先、国内领先的科技成果140项,在铝合金车轮领域现拥有有效专利650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48项、实用新型529项和外观设计73项。

  (4)在锂、钠电池新材料领域,公司在一期上注重实际生产技术的精进,专家技术团队在现有的成熟产线上进行全自动化改造和综合利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加竞争优势,作为行业内的后来者实现后来居上的可能。在二期规划上注重未来电池的发展方向和产业变化,从动力电池到储能电池、由锂转钠的发展方向,公司已储备钠电池电解质六氟磷酸钠的原材料电子级氟化钠的生产技术。未来计划不断研发新能源产业链相关的产品,实现公司从跟随市场到领跑市场的转变。截止本报告期,公司在锂电新材料领域现拥有14项实用新型专利。

  (四)创新的业务模式以及客户资源优势

  (1)在功能中间合金新材料领域,公司实行“国际研发、中国制造、全球销售”的业务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公司资本市场的优势,加大技术研发,人才培养,规模投入,实现了技术前沿化,产能规模化,制造现代化,产品高端化,客户定制化,服务系统化。公司已成为全球众多著名的国际化铝加工企业的优秀供应商。

  (2)在再生铸造铝合金材料领域,公司凭借雄厚的研发实力、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丰富的行业经验、稳定的产品质量、及时的供货速度、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积累了众多大型优质客户资源,并形成了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同时公司率先推出再生低碳、高导电、高导热、高强高韧、一体化压铸、免热处理等系列新型铝合金材料,并成功与多家新能源汽车主机厂以及零部件客户形成战略合作,为新兴市场推广奠定坚实的基础。优质和丰富的客户群体及雄厚的研发能力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有助于公司实现规模化生产,增强发展潜力。(3)在铝合金车轮领域,公司凭借着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和产品质量优势,实现了技术研发国际化,产品开发同步化,生产制造全球化,品种规格多样化,工厂运营智能化,销售服务快速化,得到了全球众多著名汽车主机厂的认可,并与之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优质的客户资源帮助公司提高了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丰富的客户资源亦帮助公司积累了与不同类型客户的配套经验,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业务竞争力。

  (4)在锂、钠电池新材料领域,依托公司的产业链优势和新能源客户资源,公司生产的氟化盐产品实现了公司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形成了公司内部的协同化发展;同时,公司在汽车行业深耕多年,拥有广泛且稳定的客户市场基础,在传统燃油车企转型新能源的背景下,在新能源汽车企业纷纷自主研发电池生产线的前提下,公司生产的六氟磷酸锂以及氟化钠等产品将依托公司的客户资源优势,与车企加深合作,实现公司的多元化发展。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一)宏观经济风险

  公司主营业务为功能中间合金新材料、再生铸造铝合金材料和铝合金车轮产品三大业务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产品大部分应用于乘用车及商用车制造业,因此,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与宏观经济和汽车产业紧密相关。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高,以及国家对汽车产业和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大力支持,我国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汽车产业和汽车零部件行业作为周期性行业,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影响较大,当宏观经济处于上升阶段时,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汽车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增强;反之,当宏观经济处于下降阶段时,汽车产业发展放缓,汽车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减弱。

  尽管公司现有客户已基本涵盖了国内外主要汽车厂商,其业务发展受单一经济体的宏观经济影响有限,但若全球宏观经济增长出现整体放缓或下降,并致使全球汽车行业出现需求下降、库存积压等经营困难状况,则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一定影响,公司将面临毛利率和整体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

  (二)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生产经营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电解铝和再生铝,电解铝价格主要参照上海有色网和长江有色金属网、上海期货交易所的现货市场价格确定,再生铝的价格与电解铝的价格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根据再生铝所含金属量和回收率协商定价。公司铝合金产品的销售价格与主要原材料的采购价格均与金属市场价格联动,但由于公司铝合金产品与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幅度及波动时间存在差异,因此,如果铝价波动幅度较大,将可能对公司的销售收入和盈利水平造成较大的影响。为此,公司将不断完善产品定价机制,同时保持市场敏锐性,制定合理的原材料采购计划,做好原材料安全库存量管理工作,降低采购成本。

  (三)汇率波动风险

  由于目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较大,公司因外币业务产生的外币应收账款存在一定的汇兑风险。另外公司在香港、泰国、韩国、英国与美国有子公司,各地区公司记账本位币不同,若汇率变动较大,则公司合并利润水平将随之出现一定幅度的波动,未来公司结算使用外币币种的汇率波动将对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和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公司将通过远期结售汇等外汇衍生品交易,提高公司应对外汇波动风险的能力,最大程度减少外汇波动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四)国际贸易环境变化风险

  公司产品出口至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随着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的日益复杂,公司出口业务可能会受到国际贸易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同时,中美贸易关系的不确定性加剧,可能对公司国际业务的开展产生不利影响。为应对上述风险,公司将密切关注国内外政治经济走势和政策动态,积极应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等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快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积极开拓市场,不断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四、主营业务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的重点工作和主要经营情况如下:

  (一)公司主营业务情况概述

  2023年上半年,公司努力克服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激烈的行业市场竞争等所带来的影响,凭借行业领先的市场、技术和人才优势,持续推进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降本增效,实现了营业总收入108.8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31%;归母净利润为2.4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0.15%,剔除股权激励摊销费用的归母净利润为3.0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2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1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4%,剔除股权激励摊销费用的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7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07%。

  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经营业绩稳步向好,其中中间合金业务始终保持行业领先水平,加大中高端产品的市场开拓,提高产品利润水平,同时充分发挥包头稀土功能中间合金工厂在能源、材料和少人化生产上的低成本优势,助力公司实现降本增效目标。铝合金车轮业务重点加大新能源市场、高端铝合金车轮和汽车底盘零部件的市场开发,伴随公司泰国和墨西哥工厂等海外产能布局,公司全球化竞争优势将更加凸显,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产品销量和盈利能力。在宏观环境和下游市场逐步恢复的情况下,公司的再生铸造铝合金业务第二季度的市场需求得到提振,产能利用率逐步恢复,业务盈利能力增强。综合上述原因,第二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实现1.31亿元,环比增长10.91%,剔除股权激励摊销费用的归母净利润为1.57亿元,环比增长2.88%;扣非归母净利润实现1.33亿元,环比增长62.84%,剔除股权激励摊销费用的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59亿元,环比增长36.96%。

  (二)增加免热处理合金定点项目,加快产品规模化量产落地

  2023年上半年,公司持续推进免热处理合金的市场拓展,充分利用传统业务领域积累的新能源汽车客户资源,积极推动与整车厂及压铸厂的深入合作,完成了多家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后纵梁、后地板、电池包、前舱上横梁、减震塔等项目的前期验证;同时公司还积极加强与CTC、CTB、CTP技术公司的合作,满足不同客户的市场需求。公司与客户强强联合,积极推进产品验证,项目定点等工作,同时快速推进安徽和重庆项目的免热处理铝合金材料、高性能铝合金新材料等产能建设,加快材料量产落地,与客户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区域联动,进一步降成本提效能,推动公司实现新能源汽车低碳绿色、轻量化产业链的延伸发展。

  公司始终保持免热处理合金的技术龙头优势,率先推出再生低碳、高性能等衍生系列免热处理合金材料,实现了为客户提供多品种、定制化服务,持续满足客户降低成本并减少碳排放的市场需求,不断提升免热处理合金的复合化性能,满足不同铸件对材料的性能表现要求,使公司在一体压铸免热处理合金领域始终保持行业龙头地位,为公司业绩增长开辟新空间。

  (三)持续推进海外产能和资源回收业务布局

  公司以“汽车新材料和轻量化零部件全球供应商”为市场定位,积极推动全球化的战略布局。公司作为率先在海外建厂的铝合金车轮制造企业,拥有丰富的海外生产管理经验,同时,公司在美国、巴西、韩国、英国等全球多个国家建立的销售技术服务公司,有效的帮助公司规避了海外贸易壁垒,极大地促进了公司开发国际高端市场的进度。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墨西哥蒙特雷铝合金车轮工厂和泰国再生铸造铝合金项目的建设进度,进一步推动公司铝合金车轮轻量化业务和再生铝资源回收的全球化战略布局,不断扩大海外产能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规模,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水平。

  (四)持续完善新能源产业链布局

  公司深耕铝合金及铝合金轻量化产品近40年,各板块客户结构逐步向新能源领域倾斜,客户端新能源属性逐渐增强。公司目前已直接或间接向蔚来、理想、小鹏、比亚迪等新能源车企配套铸造铝合金材料;同时,功能中间合金产品已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箔中得到了稳定的应用;另外,公司的铝合金车轮已为比亚迪、蔚来、理想、奔驰、宝马、沃尔沃、小鹏、极氪、哪吒、集度等多家新能源车企以及全球知名品牌新能源车型提供配套服务,并完成了某国际头部新能源车企的工厂认证。

  报告期内,公司轻量化铝合金车轮业务陆续获得比亚迪、理想、蔚来、极氪、哪吒、沃尔沃、吉利等多家新能源汽车品牌和传统汽车品牌新能源汽车的新增主力车型全系或部分系列产品项目定点,部分项目已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上述铝合金车轮项目量产后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公司免热处理合金以及高导电、高导热、高强韧等高性能铝合金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深入,客户配套产能加速建设中;同时公司投资建设的立中锂钠电池新材料项目也在有序推进,将进一步丰富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产品种类,奠定公司在新能源应用领域的行业地位。

  (五)加大低碳、绿色的再生铝材料以及高性能铸造铝合金的市场应用

  再生铝是满足国家碳达峰、碳中和以及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材料,公司是国内再生铝合金行业的领军企业,积极推动再生铝材料的使用,公司目前的再生铸造铝合金系列产品占比已超50%,并持续研发和推广再生铝在铝合金车轮和功能中间合金产品上的应用。在再生铝材料的采购方面,公司借助国内19家工厂的区位优势以及专业化的回收平台,通过研判市场择机囤货、参与国储招标,增加采购机会收益、降低了采购成本;同时公司,积极扩展海外采购渠道,加快泰国和墨西哥的再生铝回收和产能建设,助力公司实现国内国外再生铝资源的双循环发展,2023年上半年公司再生铝资源采购量为27.30万吨,同比增长了33.96%,使公司的再生铝业务规模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同时,公司加大高性能铸造铝合金的研发和市场推广,率先推出再生低碳、高导电、高导热、高强高韧、一体化压铸免热处理等系列新型铝合金材料,并成功与多家新能源汽车主机厂以及零部件客户形成战略合作,材料将被应用于新能源车后地板、前舱、中地板、减振塔、副车架、电机高速转子、电驱系统风扇翅片、电驱动总成壳体等器件和零部件中,高性能铝合金的技术研发和市场应用将为公司打开更广阔的盈利空间。

  (六)高端功能中间合金产品提升盈利空间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快高端功能中间合金的市场推广,随着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电子通讯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市场对高端中间合金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高端晶粒细化剂销量为3,819吨,同比增长18.60%,实现销售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2.22%;航空航天级特种中间合金销量304吨,同比增长65.53%,实现销售收入7,659.40万元,同比增长66.61%,高端产品占比增加为公司贡献了更多业绩增量。

  (七)全面推进可转债的发行工作

  报告期内,公司全面推进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相关工作,本次可转债的发行总额为人民币89,980万元,发行数量为899.8万张,募集资金将用于公司的主营业务,本次发行完成后,随着募集资金的投入和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建成达产,提高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提升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本次可转债的发行将进一步扩大公司的资产规模,且随着可转债转股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将逐步降低,财务结构将进一步优化。截止本报告日,公司可转债已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23〕1460号文同意注册,并于2023年7月27日完成发行,2023年8月16日正式上市,本次可转债的发行将推动公司运营规模和经济效益实现进一步增长,持续增强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