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科技创新:吹响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号角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0-04 18:40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离开“向阳红09”科学考察船准备入水。新华社发

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新华社发

  历史在这里交汇,除尘烟雾收集罩又在这里书写新的篇章。

  2021年5月28日,人民大会堂。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证明,我国自主创新事业是大有可为的!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为的!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定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热烈的掌声,是对复兴大道上科技成就的礼赞,更是对中国坚定走科技自立自强之路的不变信念。

  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科教兴国战略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科技“冲锋号”每一次吹响,都释放出强大的动能。

  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五号”,再到“天问一号”;从“银河一号”到“天河一号”,再到“神威·太湖之光”;从首艘载人潜水器7103救生艇到“蛟龙”号,再到“奋斗者”号……我国科技事业以蓬勃之势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正式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14亿中国人民正接续奋斗,开启新的征程。中华大地上,不懈创新的壮歌历久弥新……

  举旗定向

  聚力科技创新实现赶超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

  从公元6世纪到17世纪初,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中国一直占54%以上,到了19世纪骤降为0.4%。“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作出很多贡献,但为什么近代科学和工业革命没在中国发生?”著名的“李约瑟之问”,曾令多少人扼腕深思。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专职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不足500人,全国科研机构仅有30多个,科技基础极为薄弱。如何聚力科技发展实现赶超,是中国共产党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

  1956年1月,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经典论断,让科学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1995年5月,党中央作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部署,强调人才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2016年5月30日,这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值得铭记的日子。“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九大同时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分析了我国科技创新的历史方位、时代定位和国际地位。

  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中国,这个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

  观大势、谋全局、抓根本,我国科技事业壮大发展——2020年,中国科技工作者数量达9100万人,公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数量超过3450家。我国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两年稳居世界第一,国际科技论文数量、高被引论文数量均位居世界第2位,科技进步贡献率预计超过60%。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中,中国排名第14位。在榜单前30名里,中国是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

  “党中央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作出重大战略部署,牢牢把握正确方向,推进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在实践中越走越宽广。”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胡志坚说。

  集智攻关

  心怀“国之大者”扛起复兴伟业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默默流下了热泪——“我们完成了对国家的承诺——‘第一个百年,中国人的机器人登陆火星’,没有辜负祖国对我们的期望!”

  在火星上留下中国人的“足迹”,只是大国科技加速奔腾、向越来越多“科学无人区”挺进的一个缩影。

  从“两弹一星”成功研制、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发现青蒿素,到“嫦娥五号”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毫秒脉冲星、新一代“人造太阳”首次放电、“海斗一号”完成万米海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开通……回望百年,依靠社会主义制度这一重要法宝,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扛起民族复兴的伟业,我国取得一大批“顶天立地”的科技成果。

  仰望苍穹,科学家精神永远在闪耀。从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到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前行力量。

  “时代楷模”彭士禄院士“深潜”一辈子,从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到大亚湾核电站,再到秦山二期核电站,倾注了大量心血,被誉为中国核动力事业的“拓荒牛”。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世人皆知,他研究的杂交水稻仅在中国的土地上就累计增产超6000亿公斤,为“把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上”立下汗马功劳,更惠及全球亿万人民。

  放眼神州,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李保国、朱有勇、李玉……党的十八大以来,19万名科技专家奔赴田间地头,28.98万科技特派员深入脱贫攻坚一线,共铸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但看今日,C919大飞机准备运营,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成功试跑,最大直径盾构机顺利始发,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港珠澳大桥开通运营,成功分离出世界上首个新冠病毒毒株,完成病毒基因组测序,开发一批临床救治药物、检测设备和试剂,研发应用多款疫苗……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时空中,这些科技成就,无不闪耀着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接力前行的夺目光芒。

  厚植沃土

  深化改革助推创新奔腾

  点燃科技创新的新引擎,改革是必不可少的点火系。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启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大幕。30多年来,科技体制改革持续深化不停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动真碰硬”,向数十年难除的积弊“开刀”——告别“天女散花,九龙治水”,分散在40多个部门的近百项科技计划得到优化整合;科技资源配置分散、封闭、重复、低效的痼疾得到明显改善。

  科研人员如何既有“面子”更有“里子”?“松绑”+“激励”成为科技改革的关键词,“破四唯”“立新标”“揭榜挂帅”……越来越多的“千里马”在创新沃土上竞相奔腾。

  一座中关村,见证着创新驱动发展的波澜壮阔。

  新中国成立伊始,这里仅是京郊的自然村落。数十年间,高等院校在这里落地生根,科研院所在这里抽枝散叶,高新企业在这里迭代升级。作为169个国家高新区的杰出代表,中关村已成为中国科技资源最密集、科技条件最雄厚、科研成果最丰富的区域,正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迈进。

  今日之中国,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营业里程均位居世界第一,一日千里已不是梦想;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成家庭标配,网民规模世界第一;能源、水利、通信、交通,网络覆盖之广、通达之深,令世界惊叹……今日之世界,许多在中国热门的移动应用实现本土化,让当地民众体会到来自中国的“互联网+”智慧。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十九大确立了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远见卓识和清醒判断,更是关乎国家命运的伟大抉择。

  迈向科技之巅,中国自立自强的步伐益发铿锵而坚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向着世界科技强国挺进!

  【数说巨变】

  研发人员总量

  2019年研发人员全时当量480.1万人年,1991年为67.1万人年。

  研发经费与GDP之比

  1991年达到0.72%

  2002年达到1.23%

  2014年达到2.02%

  2019年达到2.23%

  国家创新能力排名

  从2012年的第20位升至2020年的第14位。

  国家财政科技支出

  2019年,国家财政科技支出10717.4亿元,1980年为64.68亿元。

  专利申请

  2019年,我国专利申请数为4380468件;1991年,我国受理国内外专利申请50040件。

  中国受理的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相继实现了年发明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拥有量“两个一百万件”的重大突破。

  科技进步贡献率

  从2005年的43.2%提升至2019年的59.5%。

  创新创业

  2019年,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2.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15.1万家。

  【奋斗者说】

为“奋斗者”号造出“智慧大脑”

讲述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 赵洋

  2020年11月10日,“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勇闯深海,成功到达世界海洋最深处的太平洋马里纳亚海沟挑战者深渊10909米深的海底进行科考,并通过机械手作业获取了海底沉积物、岩石、生物等丰富样本,创下了中国载人深潜最深记录。

  在这惊人一潜的幕后,多家科研单位争分夺秒开展研究设计,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攻克多项技术难关。我所在的单位是中国水下机器人事业的摇篮,在“奋斗者”号研制任务面前,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控制系统及全海深电动云台和伺服机械手等设备的研制工作。在成功完成最大深度下潜并返回母船后,我独坐在房间里,脑海回荡着成功的瞬间及研制过程中一幕幕苦辣酸甜,不禁喜极而泣。

  第一幕——全力开展科研创新

  控制系统,被誉为载人潜水器的大脑。我们团队之前已研制出“蛟龙”号和“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的控制系统,万米级潜水器的控制系统与之前有什么不同?是不是就换个厚的耐压壳体?性能还能提升么?考虑到万米深度的未知和风险,项目立项时甚至都没有明确何时向用户单位移交潜水器。这些疑问炙烤着我的内心。通过对万米深海作业和使用场景进行分析,我们梳理出万米载人控制面临的难题。首先,载人舱内部空间比“蛟龙”号缩小很多,但乘员人数不变,必须大幅压缩控制设备体积,才能保障人员空间需求。其次,万米下潜长达十几小时,潜航员一直要保持高度紧张,必须提高系统智能性,辅助潜航员降低工作强度。再次,万米深海下潜的机会宝贵、环境未知,必须提高潜水器的操控精度和灵活性,以提高海底科考作业效率。最后,我们进行的是万米级的极限深潜作业,需全力提高系统安全性,最大程度保证人员和潜器安全。研究开始我们就拿出冲刺的劲头,在短短四年内完成了研究、设计与模拟验证,攻克了拦路的全部技术难题,研制出小型、智能、精准、安全的控制系统,在万米深潜中完美应用。

  第二幕——辛酸艰苦挡不住科研人前进的脚步

  为了确保潜水器总装联调工作及时开展,控制系统必须按时完成研制交付。当时恰逢研究所搬迁新区,为弥补损失的时间,团队进入超强负荷工作模式,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在这样紧张的情况下,有一天我爱人送孩子上学时不慎滚下楼梯,脚部受伤行动受限。我闻讯赶回家中,看着需要照料的妻儿,却只好托付给双方年迈的父母照顾一段时间。

  湖上试验,队员们忍受住了桑拿房般高温高湿的载人舱内环境,进行了20余次水池试验,测试验证了控制系统良好的技术性能。海上试验,队员们遭遇科考船迄今经历的最恶劣海况,躺在床上直冒虚汗,胃里吐空了还在干呕,却没有人退缩喊苦。为让其他人抓紧休息,有人夜潜中坚持值守15小时。为保障海试任务,有人推迟婚期。团队2020年人均出差达200余天。

  第三幕——万米梦圆收获成功

  “奋斗者”号在本次海试中完成了8次万米级深度下潜,共11名科考队员抵达万米海底,海试圆满成功,获得习近平总书记贺信鼓励!“奋斗者”号研发团队的成员们,在平凡的科研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科研成绩。研发历经4载春秋,48个月不舍昼夜,团队奋力拼搏,锐意进取,真正践行了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支撑我们奋发前行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吹起时代号角的召唤!是我们伟大祖国走向复兴征程的引领!奋斗者们取得的成绩就是献给党的100岁生日最好的礼物!

  (原载于《光明日报》 2021-06-10 05版)

标签
热门文章
压铸机单机静电废气处理:18549999368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