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工优势再造四步曲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7-23 12:47

                           宇 荣
  
  提到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史,点冷机不能不提黄工;提到企业驾驭危机与应对市 场发展的超 常规意识,也不能不提黄工;提到振兴国家民族工业品牌与形象重塑,更不能不提黄工。
  远至南美、非洲、东南亚,近到葛洲坝、龙羊峡、三峡工程,处处可见黄工机械。伴随着国 有企业改革的步伐,中国黄工已走过了这样的历史足迹:黄河工程机械厂——陕西黄河工程 机械厂(集团)——陕西黄河工程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新黄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新黄工”)。
  30多年来,从1983年开始盈利至今,黄工的贡献不仅在于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保证近 万名员工及其家属的收入,而且在于他们从大局出发,利用国家政策,实施重组,兼并了4 个困难企业,其中江汉机床厂已成为陕西机床行业的排头兵,陕西印刷机器厂从过去的年销 售收入4000万元左右跃上年销售亿元的台阶,并同国家印机行业的龙头企业北人集团进行资产 再重组,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如今的新黄工,已成为拥有员工近2300名、销售收入在3亿 元以上的国家工程机械行业西北惟一的大型民族品牌企业。新一轮改制,使新黄工甩掉了沉 重的债务、冗员和社会负担,企业只要从实际,按 正常路子走下去,就会有令人羡慕的前景。然而,刚刚跨入新世纪的门槛,新黄工却爆出了 足以使国内工程机械行业震惊的“冷门”:  
  以退为进——再造资本优势  
  2001年下半年,西部大开发的提速,使工程机械行业进入了销售的“黄金季节”。作 为国内 工程机械产品品种最齐全的名牌、老牌专业生产厂,面对接连到手的定单,新黄工的决 策层却作出了一项让一般人不可思议的决策:凡购买黄工产品的客户,合同首期付款不得低于 一定的限额(这个限额应当说是行业内最高的限额),否则便放弃合同。换句话说,就是新黄 工要凭借放弃不良合同这一举措,“狠心”“撵走”国内找上门的一批相当数量的客户,并 承受市场萎缩和销售收入下降的剧痛。
  众所周知,近年来在市场经济运作中,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已成为一种不良的经济现象 。工程机械行业的用户,因项目资金不到位,工期又紧,便将风险转嫁到了企业身上;企业 为了守住或拓展市场,只好接单。有时,用户仅用10%的首付款,就能把货提走。业内 一些企业为了抢夺市场份额,竟不惜举债挑起无原则让价的恶性竞争。这种行为曾一度让企业 度过难关,出现了短期的“繁荣”,但最终也让企业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 。黄工也未能逃脱这样的尴尬局面。在这种形势面前,新黄工作出“以退为进”的战略选择 无疑是明智的。
  应该说,为换得一个健康强壮的躯体,割掉身上的毒瘤的选择是痛苦的。新黄工今年1—5月 经过合同评审组评定,放弃的不良合同总价值达6000万元,如果按过去只追求销量 的做法,将6000多万元统计在内,实现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至少会达到15倍以上。对此 ,新黄工董事长何新民不无感慨地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改革,就需要付出 代价。这就是我们付出的代价,也是我们必须经受的阵痛。”
  从表面上看,新黄工的生产规模“小”了,一些数据不那么喜人,但据有关资料显示,新黄 工今年上半年虽销售收入同去年相比相对持平,但货款回收率平均达到93%以上,几乎没有 形成新的合同规定以外的应收账款。更重要的是,新黄工的资金运行效益得到提高,经济运 行质量得到改善,企业开始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此可谓新黄工核心竞争力优势再造的第一 步曲。  
  技术革命——再造能力优势  
  工程机械企业是规模效益型企业,投资规模的巨大和单位产品的微利关系,决定了企 业要生 存,就必须朝着规模效益的方向发展。在这一点上,应该说,新黄工决策者的高瞻远瞩,使他们在这场工程机械行业的“现代化战争”中,敢与竞争对手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并打赢这场“战争”。
  在黄工人的记忆里,有几个时间是令他们难忘的:一是1979年引进产品技术,使我国大马力推土机技 术水平与国际领先技术水平的差距缩短了几十年;二是1993年引进产品技术,使我国大马力 液压挖掘机与世界领先水平同步发展。“八五”末、“九五”初,尽管企业自筹 资金有较大缺口,尽管花巨额资金对企业进行“鸟枪换炮”式的技术改造,无异于今天花 明天、甚至后天的钱,尽管作出这样的决策需要有一定的胆略和冒险精神,但他们 还是开始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再造的第二步曲,毅然决然地筹集32亿元资金给企业“大输血”。 按照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的布局进行改造,形成了“哑铃型”的专业化结构模式,西安黄河挖掘机厂、金属成型公司、配件公司3个经济增长点迅速崛起。短短几年间,黄工强 化主体的目标基本实现,而且正在发挥其效益。
  规模规避了风险,巨船抗击着大浪。伴随着资本管理的强化,资金运行质量的提高,企业贷 款的有序偿还,新黄工决策者以其超乎寻常的胆量和气魄,以新的经济增长点带来的显著效 益,给那些曾经对企业如此大规模搞技术改造表示担忧的人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管理革命——再造核心优势  
  2002年元月9日,对于新黄工人来说又是一个值得永远记住的日子,从那一刻起,黄 工集团 的大门上换上了一副新的牌子——陕西新黄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新黄工公司)。新黄 工公司改变了原国有独资企业的管理模式,形成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三权”分立、相 互制衡、分工协作的科学管理结构。按照新公司、新思路、新时期、新机制的原则,新黄工 围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一中心,开始了整合企业的第三步曲。
  一是把企业做“小”。把企业做大做强是每一个企业家的梦想。新黄工的决策者对“大”和 “强”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减去冗员,剥离后勤,精干主体,应该说是他们迈出的重要一 步。这一举措,使员工由原有的3500人减少到不足2300人,打造出一支“精锐部队”。二是 把企业搞“活”。为了全面提高经济效益,新黄工从经营体制入手,通过“一企多制, 分块搞活”的办法,对轮式机械公司等分公司采取模拟股份制运作,职工按股分成;对大修 分公司实行高风险抵押并逐步向买断经营形式过渡;对西安黄河挖掘机厂、黄工配件公司、 铸造分公司等采取高风险抵押、利润分成的经营方式,盘活存量资产,使经济效益明显增 长,员工收入得到提高。三是把管理做“实”。在企业组织形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新黄工 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规范管理程序,从基础管理抓起,以财务管理为中心,通过资金投入 、成本核算、费用控制,对各经济单位进行审计监察,把企业的各项管理贯穿起来;凭借计算 机等技术进行科学管理,凝聚员工的价值观。四是推行“精益生产”。提升企业管 理的品质和速度,进一步建立稳定、畅通和高效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为实现“零库存” 、“零距离”、“零运营资本”打下坚实的基础。五是重产品质量。在生产的全过程严格实 行“质量一票否决”和“质量索赔”、“质量曝光”制度,调动全员从自身做起,提高产品质量 和质量管理水平。六是强化营销网络。把营销作为企业的龙头,使其完全从过去计划经济时代 的推销观念中脱胎换骨,向从顾客需求、为顾客创造价值出发的真正意义上的市场营销转变 ;从卖产品功能到卖产品价格,再向卖产品质量、服务和品牌转变。七是挖人力资源。改 革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用“筑巢引凤”的办法吸引现代化的人才,同时建立以人为本、任人 惟贤、任人惟德的用人机制和不养懒人、不养闲人、激励能人、按绩分酬、按岗定薪和“ 上岗凭竞争、收入靠奉献”的分配机制。对技术人员实行岗位聘任制,开发新产品,推 行项目课题负责制,实行课题基金奖励制。对于那些有一技之长又为企业做出较大贡献的知 识型人才,给予特殊的激励政策。  
  “奶酪”神话——再造未来优势  
  奶酪在西方是生活中每天必不可少的一种营养物。而在《谁动了我的奶酪 》这个 故事中,它又代表了一种幸福,即人们想追求的比如健康、财富、权利、家庭、婚姻、事业 等等。
  在当今这个竞争的时代,几乎人人都在思索着同一个问题:我的“新奶酪”在哪儿?新黄工 的决策者也不例外。新黄工核心竞争力的第四步曲,就是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反复考察 论证,寻找到自己的“新奶酪”。
  首先是新产品发展战略。紧贴市场,不断创新,是新黄工新产品开发研制的一贯思 路。经过 二十几年的艰苦努力,新黄工产品“家族”已经拥有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及其 配件等4大系列30多个品种,可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也可以游刃有余地向其上游 、下游产品发展,还可以向路面机械产品延伸。这期间,新黄工致力于打造民族工业的著名 品牌,实施品牌战略,以品牌创业,稳定传统市场领域,拓展市场占有份额。其次是新 黄工发展战略。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再造资本优势,再造体制优势,打造21世纪国际化企 业劲旅,是新黄工的新思路。多年来,新黄工通过开发东南亚、非洲、中东等国际市场,在 国外传统市场区域、重点市场区域设网布点,培养选定代理商,扩大出口业务,实现年出 口创汇500万美元以上,为实现从一般销售行为向国际化经营过渡奠定了基础。新黄工的近 期成长目标是“小”中求强,“土”中求强;远期成长目标是寻求战略合作伙伴或者与“志 同道合”者结成战略联盟,为振兴民族工业作出积极的贡献。★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