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宏图降本,A股供应链色变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7-22 17:35

  埃隆·马斯克的“宏图计划”遥望着可再生能源的星辰大海,环保设备可投资者的关注点却只有特斯拉的车。

  就在3月1日特斯拉召开投资者日之前,市场普遍预期特斯拉将发布更廉价的“Model Q”车型,并详解其自动驾驶硬件系统HW4.0的更新迭代。

  然而在活动开始后,投资者们却发现此前的市场预期几乎步步落空:“Model Q”不仅并未发布,马斯克还表示将在未来通过有限的车型完成每年2000万辆的销售目标。而包括业界关注的4D雷达,4680电池,HW4.0平台等等均未提及。

  同时,在新发布宏图篇章(Master Plan)3.0中,特斯拉则主要着墨于储能和可再生能源的远景。对于造车,特斯拉分别提到永磁电机摆脱稀土,碳化硅(SiC)用量减少75%,包括架设新的生产流程,以及自研控制器等,都与试图降低元组装复杂度,减少高价格零配件用量有关。

  一言以蔽之,特斯拉投资者日对电动车的论述只围绕一个重点——降本。而受此影响,特斯拉美股股价隔夜收跌5.85%,特斯拉A股产业链企业股价也大面积下跌。

  碳化硅压减

  在投资者日披露的数个企划中,对产业链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对碳化硅的采用。

  记者了解到,碳化硅常作为功率半导体,越来越多得被用在电动车除电池外成本最高的电机驱动设备中。

  2018年,特斯拉首次在电机驱动的主逆变器上使用碳化硅MOSFET替代了IGBT模组,成为了碳化硅上车的先行者,吸引了大众、比亚迪(002594)等车企跟风进行工艺迭代。

  根据中信证券2022年7月发布的拆机报告,特斯拉“Model 3”的主逆变器采用了24个包括两颗裸晶碳化硅模块,能实现约75%的模组功耗。所以即便碳化硅的价格高于IGBT约四到八倍,但因功耗较低,其反而提升了电池组的整体续航,组装所需的电池组用量也可以相应减少,综合成本仍然达到持平。

  不过,碳化硅芯片的产能受限,良率迟迟无法提高,加上去年汽车缺芯的情况蔓延至功率,传感,MCU等所有车用芯片,晶圆代工产能吃紧,碳化硅芯片的价格也水涨船高。

  此次特斯拉将“价格屠刀”砍向碳化硅,无疑最终还是忌惮于碳化硅难以控制的成本。

  按照特斯拉副总裁柯林坎贝尔在投资者日的说法,特斯拉减少碳化硅“是一项我们重要的选择”。但与此同时,全球范围的芯片企业,包括部分A股企业正在加大对碳化硅的投入,特斯拉的宣言无疑是对他们敲响警钟。

  当然,目前为特斯拉供应碳化硅的主要企业包括意法半导体和英飞凌,其不会对国内产生垂直打击。

  记者注意到,去年以来,部分A股公司祭出定增计划推进碳化硅产能的扩容,斯达半导(603290)(603290.SH),士兰微(600460)(600460.SH),以及去年IPO的东微半导(688261.SH)均明确有扩充碳化硅MOSFET产能的计划。包括闻泰科技(600745)(600754.SH)也在生产工业领域碳化硅半导体之余,计划积极探索车规级碳化硅商业化落地。

  巧合的是,士兰微此前披露的65亿规模定增计划投向包括碳化硅MOSFET在内的三代半导体产能,也在3月1日当天获得了上交所的受理。

  

记者联系士兰微方面了解情况,对方表示,公司的产能投入计划已对接某国内大型新能源车企,并不对接特斯拉,所以特斯拉减少用量对公司的产能扩充计划并不会有影响。

  此外,对方还表示,特斯拉的计划并不一定会代表行业趋势,也不一定能代表国内的情况。

  除此之外,天岳先进(688234.SZ)、露笑科技(002617)(002617.SZ)等公司也在去年再融资投入碳化硅衬底和材料等。而对于特斯拉将减少碳化硅用量的提法,天岳先进方面则认为其影响还没法衡量。

  除碳化硅外,特斯拉还提到将提升自研控制器比例至100%。对此,分析人士表示,此举主要还是为了集约汽车各域的控制到高算力芯片,以减少整体车规芯片用量,终极目标还是降低成本。

  车用线束减量

  在通用零部件方面,特斯拉透露的另一个具有深远影响决定在于全面转向48V低压环境。

  据特斯拉透露,新发布的Cybertruck已经采用了48V的低压环境,未来,公司的所有车型都将转向48V低压电结构。

  特斯拉还表示,将通过硬件的整合,实现一根电线连接全部低压用电器的目标。同时公司呼吁其他车企共同使用48V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提升车内低压结构电压并非是特斯拉的首创。

  “传统燃油汽车采用的都是12V的电瓶,使用的是铅酸电瓶,48V则配置磷酸铁锂的电瓶,”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告诉记者:“合资车企如宝马通用之前已经改用48V低压结构,但主要是应用在混动领域,是在传统燃油车向汽车过渡时候诞生的方案。”

  而与传统车企向新能源转型的需求无关,特斯拉之所以要改用48V低压结构,主要是考量进一步缩减线束用量。

  “12V的低压环境需要配置较为粗的线束铜芯控制温度,反之,48V就能用较为细的线束,用量也可以减少。目前的趋势是低压环境向高压走的,”张翔告诉记者。

  据悉,从Model S到Model 3的,特斯拉乘用车的车辆线束已经减少17公斤,若进一步转向48V低压环境,线束用量和重量也会进一步减少,其也能帮助特斯拉达到整车继续降价的目的。

  而相对应的是,如果新能源汽车的线束用量减少成为趋势,那么线束企业的转型便势在必行。

  记者也注意到,包括沪光股份(605333)(605333.SH),永鼎股份(600105)(600105.SH)线束龙头企业,均着眼扩大电机驱动高压线束产能,高压线束在线束产品收入中的占比提升也较为明显。

  一体化压铸失落

  汽车流水线工艺方面,在最早的“宏图计划1.0”奠定了一体式电池底盘的基础上,此次特斯拉希望进一步改变传统车辆的“冲压、车身、涂装、总装”组装方式。

  据特斯拉表述,新的组装将按照并行的方式,“四门两盖”和左右侧围冲压后直接进行喷涂,底盘等一体压铸的部件直接进入总装线与电池包同步焊接装配,由此实现汽车装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成本集约。

  不过分析人士却指出,此处减少的成本主要是组装环节的成本。除提到“继续减少单独零部件数量”的描述外,其与零部件厂商关联则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投资者日揭蛊之前,期盼特斯拉迭代一体化压铸方案的市场呼声甚高。但实际上除组装环节改变外,一体化铸件并未有更多信息。

  而随着市场预期的落空,一体化压铸相关个股也出现了回调。拓普集团(601689)(601689.SH),力劲科技(00558.HK)两家较为纯正的特斯拉一体化压铸概念股分别下跌5.28%和10.45%,包括伯特利(603596)(603596.SH)等一体化龙头也出现大跌。

  “一体化压铸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除了特斯拉外,领跑和丰田等车型也有一体化压铸的车型。与此同时,一体化压铸没有解决一旦损毁给车主带来的巨大维修成本。所以并不是说特斯拉单方面说什么,相关概念股就能涨”,张翔告诉记者。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