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链”联建 以新致远!长三角联手加速新质生产力效能释放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6-05 09:54

一辆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有上万个,环保设备完成全部配套零部件的供应需要多久?长三角地区给出的答案是:4小时。

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强调,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发展能级。

破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层次问题,离不开更协同有效的创新链、更自主可控的产业链、更稳定可靠的供应链。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分工协作水平,习近平总书记高位谋划、念兹在兹。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同时也是产业体系最完备、区域一体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作为长三角重要一极,江苏与沪浙皖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发挥人才集聚多、科技水平高、产业基础好和市场潜力大等优势,各扬所长、互补其短,有的放矢补链固链强链。

“三链”联建,以“新”致远。沪苏浙皖在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加速新质生产力效能释放中,携手为区域经济增添更强韧性和后劲,也在一体化进程中实现自身更高质量发展。

一张小小创新券帮了大忙

共解创新链难题,以“联合创新”强“自主创新”

“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总书记对长三角寄予厚望。

联手解“从0到1”的创新“最难题”,长三角勇当科技产业创新开路先锋,劈波斩浪弄潮“深水区”、披荆斩棘勇闯“无人区”,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让创新因子激荡奔流。

在这里,科创要素不断集聚,重大科创成果不断涌现。

“3批平面100比特量子芯片顺利交付!”前不久,位于苏州的量子科技长三角产业创新中心传来好消息。2021年12月落地苏州,2022年8月搭建实验室,该中心目前已完成26比特量子计算机的研发。“我们既要做科研突破,也要推动成果转化落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心主任陆军说。

长三角奔涌的创新活力,正是陆军的底气——长三角地区研发投入强度达3.23%,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近0.7个百分点,每万人拥有研发人员76.20人年,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2倍,有效汇聚三省一市乃至全球的各类创新资源。

在这里,创新合力加速形成,跨区域合作不断深化。

提高到262.48分!今年1月底发布的《2023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显示,自2018年以来,5年间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总指数年均增长11.17%。

浙江嘉善一家自动化设备企业的负责人费宏亮怎么都不会想到,一张小小的创新券,却能帮企业一个大忙。“我想生产一款能移动、可快速实现换产并且操作简单的工业机器人,研发到一半却遇到技术瓶颈。”通过长三角科技创新券,他向苏州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购买技术,并与其展开合作。

拆除“围墙”、共谋创新。2021年,长三角科技创新券在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和安徽马鞍山四地率先试点;去年11月,这一“创新券”在苏州全域贯通。

江苏暖阳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肖勇 邵丹 摄

对接需求、聚拢要素、联合攻关,长三角一体化创新链不断延展:2022年8月,科技部与长三角三省一市政府联合启动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合作机制,至今累计发布“企业出题”的48项重点揭榜任务,全国揭榜单位数量超过380家,揭榜任务研发投入超10亿元。

在这里,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发展动能活力迸发。

G60沪昆高速上,车辆川流不息。而在以G60大通道命名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上,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等各类要素资源横贯长三角,在一市三省九城间自由流动。

总部和工厂位于上海松江的汇禾医疗,在苏州设有研发型子公司,去年获得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化基金4000万元投资;上海昇视唯盛科技有限公司的90后创办人王德钊,得益于G60这片科创土壤,在苏州张家港大新镇成立苏州公司作为其核心基地……

高端人才为种苗、创新企业为森林、有效市场为活水、营商环境为阳光、实体经济为沃土,在“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下,G60科创走廊内一批批企业茁壮成长。目前,九城研发投入强度均值达到3.77%,高新技术企业数占全国1/7,累计增幅超2倍,共同“耕作”出一片创新沃土。

“三个率先”让量子产业照进未来

共锻产业链韧性,既“做大蛋糕”也“分好蛋糕”

去年8月,国内首颗自主研发的AI卫星“地卫智能应急一号”发射成功。这颗卫星凝聚着长三角各地的产业力量——研发团队主要来自浙江大学,太阳能电池和能源系统来自苏州,卫星的总装、总测及火箭发射等相关配套则在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完成。

瞄准蓝天经济,长三角城市纷纷围绕中国商飞、中航商发布局配套产业链,找准“生态位”:镇江、常州为C919配套发展航空制造产业,浙江西子航空承接大飞机零部件制造……长三角近千家企业被纳入大飞机供应商储备库,助推大飞机产业链在特殊工艺和材料领域实现新突破。

这条不断增粗拉长的航空航天产业链,也成为长三角产业集群紧密协同、加速突围的缩影。

携手筑牢现代化产业体系,长三角内部如何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

——共锻链条韧性。早在4年前,三省一市便启动建立“一链一团队”工作机制,围绕机器人、新型电力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等产业开展补链固链强链研究。

“四地工信部门每年印发工作要点,分工开展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江苏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各方推动下,长三角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联盟相继成立,政企一心,全力打造“头部企业+中小企业”生态圈。

——共筑融合生态。一个个产业合作园区,是长三角区域内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试验田”,也成为优化产业生态、提升产业活跃度的一扇扇窗口。

承接上海产业转移,位于盐城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内的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2022年开票销售突破百亿元,比2018年增长4倍多;一路向西,在安徽省滁州市东南的中新苏滁高新区内,来自沪苏浙的产业转移项目占比已近八成。

“长三角产业合作园区共建,既不是将发达地区的落后产能向其他地区转移,也不是单纯将发达地区的‘蛋糕’与其他地区分享,而是有序推动长三角产业跨区域布局和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任浩评价道。

——共逐“高”“新”赛道。眼下,新兴领域方兴未艾,长三角市场广阔,随着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区域内产业结构加速迈向中高端,产业“新成色”越来越重,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的产业规模已分别占全国的3/5、1/3和1/3。

南京长安汽车工厂朱红生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5月24日召开的深入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创生态建设大会上,沪苏浙皖“一廊九城”齐聚上海松江,首批量子通信应用场景发布。率先启动建设量子城域网跨省市互通、率先推进主要QKD设备异构组网、率先推进“产业+量子”场景应用,长三角的这“三个率先”,让量子信息等技术的产业化应用照进未来。

“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我国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构筑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也是长三角面临的产业新机遇。”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庆相信,随着长三角成为未来产业的主战场和前沿阵地,区域内产业链协同必将更加紧密。

沪苏通大桥 许丛军 摄

“零部件四小时供应圈”形成

畅通供应链堵点,是“自己的事”更是“共同的事”

长三角合力组建形成的“造车版图”,降低贸易成本,形成产业优势:上海提供芯片、软件等汽车“大脑”,江苏提供动力电池,浙江提供一体化压铸机,安徽整车组装……在长三角,一台新能源汽车的完整产业链横空出世,4小时内能找到上下游所需的所有配套。

“零部件四小时供应圈”的形成,正是长三角各地加快供应链协同步伐的结果。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沪苏浙皖各地打破区域间物理隔阂、数据壁垒,在内外循环的供应体系中既做好“自己的事”,更做好“共同的事”,让长三角地区产业交流“密度”和“产出”不断增加。

振华重工南通大基地 许丛军 摄

让供应链更畅通,各优营商环境“小气候”,共造统一大市场——

不久前,浙江嘉善人王志强在嘉兴市嘉善县政务服务中心长三角“跨省通办”窗口,一次办完并领到了苏州市吴江区的营业执照和交通运输许可证。

去年9月,三省一市商务主管部门签订《深化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商务发展合作协议》,对标国际一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合力消除“看不见的行政壁垒”,逐步打破市场分割,探索建立起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更好的营商环境造就更新的生产力、更强的竞争力。目前,长三角三省一市累计推出152项跨省通办政务服务,实现37类高频电子证照的高效共享互认。

让供应链更畅通,各通标准认定“断头路”,共造数据畅通的“数字长三角”——

联通的基础,是“标准互认”。三省一市共同发布《药品多仓协同运营管理规范》团体标准,共同申报智能网联、燃料电池、重卡换电等9项长三角区域地方标准,长三角道路测试互认持续推进,长三角区域车联网先导区建设如火如荼。

让关键要素流动起来,需要一个更强大的“数字底座”。点开“南京都市圈科技创新生态图谱”,这里已汇聚都市圈城市创新资源、技术需求、科技政策等数据超50万条,2023年共服务都市圈企业1265家,极大便利了南京都市圈十城“牵手”。

深化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国家枢纽节点……一个联动更加“紧密”、运转更加“智慧”的数字长三角正在加“数”形成。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付奇 许愿

标签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