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的 微 创新 时代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5-28 17:03

设计 / 师 超

从2.84秒到2.78秒。

这个变化,环保设备或许会成为今后一段时间智能电动汽车演进的写照。

这是2023年12月27日、28日一连两天发布新车的零百加速成绩,极氪007最快2.84秒,小米SU7最快2.78秒。

类似的还有从9000吨到9100吨,分别是12月26日发布的问界M9和两天后发布的小米SU一体化压铸的锁模力。

10天前,曾有大V在社媒感叹“这一周多后的中国汽车行业从业者,大家会如何看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因为接下来不到10天,多个重磅车型发布或上市,它们是12月23日蔚来ET9,26日问界M9,27日极氪007,28日小米SU7,2024年1月1日小鹏X9。

其中最受关注的当属小米,这是小米2021年3月宣布造车后的第一场发布会。

整场发布会听下来,无论是前1.5小时的技术,还是后1.5小时的产品,我的概括是八个字——没有短板,没有创新。

没有短板是指小米SU7,是一款2023年典型的智能电动车旗舰车型,抑或叫“水桶车”,在几乎所有技术和配置维度上拉满,达到行业一流水平,武装到牙齿。

遗憾的是,这些技术和配置基本上都是行业现有水平,或在行业现有水平基础上有量的提升,没有质的变化,没有重大创新,没有让人意想不到或者眼前一亮的技术。

当然,要求小米在汽车上有重大创新有些一厢情愿、强人所难。这世界只有一个马斯克,颠覆性创新谈何容易。

所以,其实对小米最大的失望在于它所展示的技术和产品只是在现有体系上把每个维度做到一流,并没有带来造车的新思维、新思路、新想法、新模式。而这些新思维、新冲击是我们对跨界造车者最大的期待,是改变汽车行业最鲜活的力量,而且之前的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已经不同程度地做到过,但在小米SU7身上、在这场发布会身上,我并没有看到这种尝试。

与前一天的极氪007发布会相比,你会发现技术和配置都非常相似,甚至发布会的展现内容和形式都如出一辙,比如一体化压铸和立体停车库自动泊车部分。

在一些性能上小米SU7落后于早几个月上市的极氪007,比如15分钟快充增加的续航里程,小米SU7是510公里,极氪007是610公里,相差100公里。极氪并不是造车新势力,是最典型的传统车企的新能源子公司。

小米汽车第一次亮相向外界传达的技术和产品信息,它更像一家传统车企造电动车,而不是科技巨头、造车新势力。

精致与极致

首先看最先公开的造型。

非常漂亮、精致、协调、耐看,唯一遗憾的是原创度不够,与保时捷Taycan的相似度过高。

法律范围内的模仿借鉴在商业上没有问题,但并不光荣。

篮球场上最让对手心理崩溃的一句话是“你的球鞋是假的”。我不知道未来小米SU7车主停在斑马线前等待红灯、旁边恰好有一辆保时捷时的心路历程,是沾沾自喜还是如芒在背?他有没有勇气扭头望向旁边的保时捷?当保时捷车主扭头一个神秘的微笑,会引发他什么样的心理波动?这时候,时代精英们最需要的是百度地图的红灯读秒和2.84秒的零百加速,快速远离保时捷成为刚需。

有些汽车是有天敌的。

雷军曾高调喊出“愿意押上我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但在造型如此重要的领域走捷径、拿来主义,让消费者如何想象那些看不见的部分?小米汽车要如何确定家族基因?小米汽车要如何面对海外市场?

造型这一块,蔚小理和很多传统车企比小米更值得尊敬。一家有雄心的大企业不该如此。

其次,从SU7身上看不到太多用户思维、场景思维,随处可见的是性能指标上“更快 更高 更强”的工程师思维。

比如开篇提到的零百加速2.78秒。前一天极氪007发布后,我就感叹今年大家一直说卷,但有些卷消费者喜欢,有些卷消费者完全无感,电动车经过这么多年市场教育,消费者越来越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极氪007是第一款30万元以内零百加速3秒以内的车型,2.84秒。但在社媒大V发帖的回复中,网友基本上清一色地认为零百加速这么快已经没有意义,5秒左右已经绰绰有余。一位同行给我留言“加速快1秒不如多50公里续航”。

不是说SU7的2.78秒加速成绩没意义,是人民群众认为没意义。

与零百加速相似的是极速265公里/小时,为了与保时捷对标、超越竞品,打造出车主永远跑不到的时速水平,个人认为是典型的传统车企工程师思维。这种性能冗余放在豪华、超豪华无可厚非,毕竟产品本身就是炫耀品,但在普惠型车上过于铺张。

再比如在拥有56英寸AR-HUD的同时配备翻转式仪表屏。在HUD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仪表屏逐渐消失已经是比较清晰的行业趋势,小米SU7选择了最稳妥的两者都保留,还给仪表屏加花。

这种冗余和重复可能会给外界一个印象:小米在这款车的打造上没有精准的用户洞察、缜密的产品逻辑、严谨的布局思路、明确的取舍抉择,而是单纯的“能上都上”做加法。

全栈自研与合作创新

在一体化压铸环节,雷军称小米是“中国唯一同时拥有全栈自研大压铸集群、自研合金材料的汽车厂商”,对压铸用“全栈自研”来表述有点出乎意料。

而“唯一自研合金材料的汽车厂商”至少与一天前极氪的发布会内容隔空打架了。

小米将其命名为“泰坦合金”,与国家级材料重点实验室合作,添加了稀土和锆等微量元素,通过自研的“多元材料性能AI仿真系统”从1016万种配方中选取了最优合金配方,兼顾了强度、韧性和稳定性。

极氪007一体化压铸的铝合金材料名为“纤晶”,极氪称其配方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流动性提高30%,Fe元素含量的容忍度提升50%,屈服强度和延伸率提升10%,压铸过程中用到的独创浇排真空设计使得充填行程缩短40%(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00%)、行业首次应用的水基仿形微喷系统随模仿形精准喷涂,90组喷涂点独立精准控制喷涂量,产品残留少。

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在发布会后的采访中对一体化压铸从材料端、模具端、设备端做了更全面的介绍,“材料端,早在7年前我们就组建了专门的材料团队,那时我们就看到未来汽车制造工艺要发生根本的变化,未来的趋势是:轻量化、更安全、更环保,所以我们在材料研究方面一次性投入巨大。”

公开资料显示纤晶是苏州慧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11月发布的技术,苏州慧金是耀宁集团参股企业,耀宁是脱胎于吉利集团的零部件事业群(相关报道见《耀宁是谁?这世界还需要一家新的零部件公司吗》),苏州慧金成立于2016年,安聪慧的说法可以形成闭环。

而进入汽车业1003天的小米称“中国唯一同时拥有全栈自研大压铸集群、自研合金材料的汽车厂商”值得研究。按以往汽车业的经验,1003天时间、研发投入100亿元、研发团队3400多名工程师能深入到对大压铸集群和材料层面的全栈自研是非常困难的。

关于发布会后“海天8800吨压铸机被小米提升300吨”的传言,压铸领域资深工程师认为不是事儿,“9100吨和8800吨没啥区别,现在这种吨位没有国家标准,各说各有理,也没有第三方认证。我们经常用3500吨设备做4000吨的产品。”

该工程师告诉汽车商业评论:“今年压铸领域比较大的创新点是奇瑞压铸的双料缸实际应用”。

双料缸的正式名称叫做双压射工艺,由单个锁模机构与两个平行布置的压射系统组成一套压射系统,解决因填充最大距离限制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奇瑞官方信息称该工艺有望实现车身超大型一体压铸结构件减重20%,成本33-35元/kg的阶段性目标,更为未来更大的一体化压铸提供了可能性。

在一体化压铸技术上,小米、华为将竞争点放在了更大的锁模力、更大的压铸件,反而是传统车企奇瑞探索出了创新点。这些创新点,原本是行业对跨界造车者最大的期待。

另一处关于材料领域的创新是高强度电机转子材料,雷军称“我们的材料团队和我们全球领先的合作伙伴一起创新了新一代超高强度硅钢,做到了960兆帕。比现在全球最先进的水平提升了113%。”

这一次没有说全栈自研,电机和材料领域的业内人士告诉汽车商业评论,小米电机的960MPa硅钢供应商是首钢。

关于发布会后关于“27200转电机是汇川研发”的传言,电机圈人士认为:“小米付了汇川两三千万开发费,付费开发知识产权归甲方很正常。”

可圈可点

SU7上也有不少可圈可点的设计与配置。

比如车门把手。自从特斯拉使用隐藏式门把手后,这一配置就成了智能电动车的标配,尽管每到冬天都有无数吐槽这种门把手被冻住无法打开,还有实用性差、故障率高、有安全风险等弊端,但没有汽车厂家有勇气放弃这种设计。

原因很简单,在形象上隐藏式门把手与智能电动车画了等号,机械式门把手与传统车画了等号,所有厂商亦步亦趋地跟在特斯拉身后,不敢越雷池一步。

小米SU7采用了半隐藏式门把手,但仅凭外观很难判断是上翻式机械门把手还是像保时捷Taycan一样的半隐藏式电动门把手,后者被媒体大V吐槽过容易夹手,力度还不小。

如果是后者,小米SU7把致敬做到了一个都不能少。如果是前者上翻式机械门把手,值得给小米点赞。在机械门把手时代,这种上翻式门把手与更广泛的外拉式门把手相比,更多用在小车、低端车上,容易给人低端印象,应用越来越少。不知道小米有没有事在人为的勇气。

另一个值得点赞的是保留一部分实体按键,中控屏预留扩展槽,可以外接常用物理按键,给消费者选择权。这也是SU7少有的能看出真正思考使用场景、做了取舍抉择的设计。

还有支持无线CarPlay车载,可以基于AirPlay实现影音流转,甚至支持iPad后排拓展,控制空调、音乐和座椅,态度非常开放。

微创新时代

小米SU7的表现并不意外,12月26日问界M9发布会后我就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智能电动汽车似乎走到了一个瓶颈期,大的技术突破和创新越来越难。

问界M9也是一款水桶车,核心技术指标一流,比较创新的功能是倒车影像抬头显示,像开车一样倒车,其他亮点配置包括前排女王副驾和后排零重力座椅同时实现,搭载首个车规级投影仪,幕布尺寸32英寸。全车可配10块屏幕,支持多多6路独立蓝牙通道,可以让6位乘客在自己的专属屏幕上视听影音内容互不打扰。

总体印象一是冰箱彩电大沙发继续强化,再加上音响,彩电做不到32寸就用投影;二是微创新时代,连华为都无法提供更新,只能堆积更多,比如10屏幕、6蓝牙通道。

有多少场景需求是全家人在车里看投影、全车6个人各自看自己的屏幕内容呢?一位大V分析产品的社媒发帖下,最高赞的一条留言是“为何一点点冲动的感觉都没有”。

相比几年前,激光雷达上车、800伏上车、语音可以替代所有屏幕操作、零重力座椅上车、支持对外放电、热泵空调上车、30万级车型开始配备空悬、20万级车型零百公里加速4秒内、城市NOA实现、城区NOA实现、续航不断突破等重大革新一一发生,留给智能电动车的创新空间越来越小,微创新时代到来。

微创新时代技术迭代速度放慢,跨界造车的优势被相对削弱,有利于传统车企追赶智能化技术。

蔚来ET9、问界M9、极氪007、小米SU7四场发布会看下来,个人感觉蔚来ET9的硬核技术更多(当然,跟ET9是一年多以后的期货有关,也跟级别售价有关,详情见报道《蔚来一意孤行》),极氪007相比小米SU7在产品力和技术上丝毫不落下风,甚至在一体式智慧灯幕等配置上更有想象力、更具创新性。还有上文提到的,业界人士认为奇瑞贡献了一体式压铸的年度创新。

新汽车进入成熟期,科技巨头、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三者的差异在缩小。小米第一款车没有带来更多惊喜与之前传播过热、期望值太高也有关系。对小米来说,用1003天拿出的第一款车还远远代表不了真正的竞争力,科技巨头真正可怕之处是学习能力和迭代速度,以及造车新势力不具有的资源整合能力。

微创新时代,竞争或将进入另一个维度。

标签
热门文章
压铸机单机静电废气处理:18549999368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