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峰汽车(603982)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2年,去毛刺面对俄乌战争、中美贸易摩擦、国内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等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7.4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0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5,434.52万元。 2022年是公司战略转型关键期,即从传统汽车零部件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从中小型零部件向中大型零部件转型,同时业务加速向整车厂渗透。2022年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销售收入达6.45亿元,同比增长99%,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销售收入占公司整体营业收入比重快速提升至37%,战略转型取得明显成效。 但战略性新产品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品仍处于产能爬坡阶段,新增设备的综合有效利用率仍然偏低,尤其是新设工厂与车间,资本开支对应的产能尚未有效释放;同时,公司积极投入技术研发,持续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为大量新项目投入的研发费用高速增长;随着业务规模与资本性开支的增加,资金需求大幅上升,财务费用快速增长。以上诸多主要因素,造成当年利润处于战略性亏损状态。此外,原材料铝价格以及能源价格较上年有所上涨,也对当年的利润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了工作: (一)业务方面 1、巩固和拓展新能源客户 报告期内,除继续维持传统汽车零部件业务基本盘外,凭借丰厚的技术积累和良好的市场口碑,公司获得北美知名整车厂、国内知名新能源汽车厂商、吉利、宁德时代(300750)、著名通信科技公司等多家客户新能源业务定点,在手订单充裕。新能源客户构成中多为头部新能源汽车厂商,客户结构从之前单一的tier1客户为主,转型为OEM厂商和tier1客户并重的客户结构,有利于增加公司业务的市场渗透率,更有利于增强公司在复杂环境下的抗风险能力。 2、三电壳体、混动车型自动变速箱阀体业务增长迅速 公司新能源业务的产品主要包括三电壳体及可用于混动车型的自动变速箱阀体,三电壳体主要为电机壳体、逆变器壳体、电池托盘等。 电机壳体方面:单电机壳体已批量供应北美知名整车厂及大陆集团、法雷奥集团等tier1客户。除传统单电机壳体外,公司使用一体化压铸方式进行双电机壳体生产,目前已实现量产,应用于理想、长城、问界等多款车型。由于双电机壳体单体价值高,将成为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之一。 逆变器壳体方面:公司已实现对北美知名整车厂及博世集团、大陆集团等tier1客户的量产,未来随着公司产能释放以及下游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该产品体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电池托盘方面:公司使用一体化压铸方式进行电池托盘生产,配合国内多个头部的电池厂商进行结构设计并陆续取得项目定点,电池托盘具有尺寸大、单价高的特点;产品放量后,将助力公司业绩提升。 自动变速箱阀体方面:阀体类产品形状复杂、尺寸精度高、技术标准高、加工难度大,公司配备专门阀板车间,除通过系统供应商广泛配套于长城、上汽、一汽、长安外,公司已获得国内知名新能源汽车厂商、长城、长安等多家整车厂的直供订单。因公司该产品质量稳定性高,对新能源客户供应呈稳步增长态势。 此外,报告期内,公司获得著名通信科技公司动力总成壳体等7项汽车零部件产品定点。根据该客户规划,未来以上定点产品量产后将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总体来看,2022年,公司已有多项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品大批量交付,客户满意度高,新能源业务占比由2021年的20%提升至2022年的37%。预计2023年,新能源业务占比将进一步提升。 3、加大研发投入,聚焦一体化压铸技术 2022年,公司在手新能源研发项目数量较多,全年研发投入17,246.87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9.89%,报告期内,公司聚集优秀技术人员,全力打造了技术中心架构,从材料到各制造过程工艺有针对性的服务于各方向客户,全面提升客户在技术层面的满意度。 公司始终秉承持续发展的理念,关注电动化的潮流,注重技术研究,持续加大投入,尤其聚焦大型压铸技术领域的研发。目前,公司已经在大型压铸技术的材料研究,模具及工艺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相关技术已经应用于多合一壳体、一体化电池托盘等业务领域,实现了批量生产。 (二)产能建设方面 1、狠抓安徽马鞍山和欧洲匈牙利生产基地建设,加速产能释放 截至2022年底,安徽马鞍山生产基地完成压铸、机加、模具车间建设,压铸、机加、模具设备部分已调试完毕并投入使用,处于部分投产阶段,2022年实现收入9,289.62万元。马鞍山生产基地规划布置30台1000T以上压铸机,其中包括6100T一台、8000T一台,均已到厂,目前已投入使用超过20台。 截至2022年底,欧洲匈牙利生产基地已完成基建,设备在陆续进厂安装调试,预计2023年二季度实现小规模试生产。 2、战略储备土地使用权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新获得安徽马鞍山一处土地使用权,面积约为283亩。公司将适时启动项目建设,扩大产能,满足客户需求。 (三)人力资源方面 1、开展新一轮股权激励,凝聚核心员工 2022年9月,公司继2020年股权激励后,推出新一轮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共70名,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230.7650万股,授予价格15.08元/股,范围涵盖公司高管、核心管理、技术员工,有利于建立、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核心团队个人利益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2、完成董监高换届 2022年11月,公司完成新一届董事会、监事会、高管层的换届工作,选举产生潘龙泉、张彤、柯祖谦、章鼎、乐宏伟、许汉友、张书桥为新一届董事会成员,黄敏达、林颖青、王学宝为新一届监事会成员,章鼎、李江、杨文亚为新一届高管层成员。此外,公司于2023年2月聘任李江南先生为公司副总经理。相信在新一届管理团队带领下,公司将继续创造价值,回报股东。 (四)资本市场方面:完成非公开发行股票工作 2022年11月,公司向14名认购对象非公开发行股票,成功募集资金净额约11.8亿元,并于12月9日完成新增股份登记。本次非公开发行完成,夯实了公司股本,节约了财务费用,降低了资产负债率,并助力安徽马鞍山、欧洲匈牙利等地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所处行业为汽车行业中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汽车行业的发展以及行业环境、政策导向将直接影响公司的经营情况。 (一)汽车行业 1、行业基本情况 在国内强大的消费市场促进下,我国乘用车市场已经连续8年超过2000万辆。近年来呈现“传统燃油车高端化,新能源车全面化”的发展特征。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2年,虽受到芯片短缺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因素的影响,但得益于购置税优惠和新能源快速增长,国内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383.6万辆和2,35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2%和9.5%。 其中,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市场占有率达到25.6%,高于上年12.1个百分点。逐步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迎来新的发展和增长周期。 我国汽车产销总量已经连续14年稳居全球第一,并在“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2、新公布的行业法律法规及政策 根据以上政策,2022年度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车辆购置税免征政策持续,及2022年6月至12月部分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从政策角度促进了整个乘用车市场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2023年度,购置税减半政策及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终止,短期对乘用车市场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存在一定负面影响,但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已经明确,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从过去的政策驱动,迎来了市场化的快速发展。 (二)汽车零部件行业 汽车零部件行业为汽车整车制造业提供相应的零部件产品,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是汽车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一般由发动机(或动力电池)、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四部分组成,汽车零部件各细分产品由此衍生而来。 在汽车产业核心技术快速演进和供应链格局重塑的大背景下,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稳步发展,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快速提升也带动了汽车零部件向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方向拓展。 (三)细分领域:铝压铸行业 汽车行业是铸件最大的应用领域。随着节能减排的需求及国家环保政策逐渐加严,汽车轻量化成为世界汽车发展的潮流。由于铝合金具有减重效果好、安全性能好等突出优点,成为汽车轻量化目标的主要应用材料。轻量化要求越来越高,对铝合金需求量也随之增大。目前铸造铝合金约占汽车用铝量的77%,根据国际铝业协会数据:中国汽车单车铝铸件需求量将由2016年的86千克增加至2030年的130千克。轻量化的需求为铝压铸零部件企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1、主营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铝合金及黑色金属类汽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中高端汽车的传动系统、引擎系统、转向与刹车系统、热交换系统以及新能源汽车的电机、电控系统等。 公司也是汽车“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的积极践行者,公司于2013年开始与德国西门子合作开发电驱动相关业务,后相继与其他客户拓展了电控、电池等相关领域零部件的业务。 公司注重全球化布局,在江苏南京、安徽马鞍山、欧洲匈牙利、辽宁大连、天津等地设有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 2、主要产品和主要客户 (1)主要产品分类: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零部件:电机壳体组件、电控壳组件、电池构件、自动变速箱阀体(用于混动车型)、车载充电器壳体组件等; 新能源电气化底盘零部件:电子驻车执行器、轮毂减速机等; 燃油车动力系统零部件:发动机正时零件、自动变速箱阀体、电磁阀零部件、离合器零部件、变速箱齿轮等; 燃油车底盘零部件:转向零部件、制动器零部件等。 (2)主要客户分类: 新能源客户:特斯拉、弗迪动力(比亚迪(002594)旗下企业)、蜂巢传动(长城旗下企业)、宁德时代、华为、蔚然动力(蔚来旗下企业)、重庆青山(长安旗下企业)、博世、博格华纳、采埃孚、法雷奥-西门子、欣旺达(300207)等。 燃油车客户:蜂巢传动(长城旗下企业)、博世、博格华纳、法雷奥、大陆、马勒、马瑞利、舍弗勒、麦格纳、蒂森克虏伯等。 3、经营模式 公司拥有独立的采购、生产和销售体系。公司主要业务模式是以销定产,接受客户委托后,按照客户的需求进行产品的开发和生产,产品经验收合格后销售给客户,实现销售收入和盈利。 对于新开发产品,公司通过新产品、新项目的同步开发取得客户的订单,根据客户的需求组织生产。该经营模式下,需对新产品、新项目进行开发验证后转移至生产环节进行生产,需要经过准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的全部过程,然后按照成熟产品的流程组织生产和销售。 对于成熟产品,公司运作部根据评审后的订单制订具体的采购计划和生产计划,公司相关职能部门据此组织开展采购、生产活动。 4、市场地位 公司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成为具有稳定成长性的优质汽车零部件公司,是国内拥有一定经营规模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之一。因汽车零部件涉及的产品品类众多、配套体系不同,故国家统计局或相关行业协会未发布汽车零部件各细分行业的市场规模及企业产值等数据。公司生产的汽车零部件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电气化底盘,以及中高端燃油汽车的动力系统、底盘等,在自动变速箱阀体、发动机钢制正时零件、电机壳体组件等细分产品领域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5、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公司密切关注汽车行业的发展变动趋势,重点发展汽车传动零部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优势领域的业务,拓宽公司产品线并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公司未来的产品销售增长驱动力包括: ①在传统汽车零件市场的进一步渗透。以传动零件(阀体等)为代表的核心产品,经过多年的终端市场检验,以优良的工艺、精密的设计、良好的直通率获得了客户的一致认可,在行业内已形成一定范围的竞争优势,并获得国内知名新能源汽车厂商(用于其混动车型)、长安、长城等多家整车厂的直供订单,提升了市场和客户的渗透率; ②电动化飞速发展带来的广阔市场前景,经过几年的技术和研发的铺垫和经验积累,新能源汽车零件近年业务获得快速发展,获得了诸多新能源业务的客户项目定点,在未来将逐步导入量产,并实现业务规模的快速提升; ③大型压铸技术突破带来的新业务。公司制定了大型压铸技术的研发计划,将主要布局于新能源“多合一”铝合金压铸件、电池构件及车身构件领域。 6、业绩变化是否符合行业发展状况 2022年度,公司经历战略性亏损,主要受公司新建项目产能未完全释放,固定成本及费用较大影响。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是中国铸造协会压铸分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江苏省铸造协会第四届会员大会理事单位,始终以“打造世界级的制造能力,布局全球顶级汽车产业链”为自身的发展目标。凭借优质的产品质量、快速的客户响应速度以及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综合竞争力凸显。 公司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能源领域长期布局,具备先发优势 2023年,公司开始与德国西门子合作开发电驱动相关业务,开始前瞻布局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公司持续大幅度拓展该方向业务。迄今为止,世界诸多品牌的新能源车型均装备本公司产品,比如特斯拉、比亚迪、长城、理想、宝马、大众、奥迪、戴姆勒、标致雪铁龙、雷诺、沃尔沃、捷豹路虎、本田、日产、现代、福特野马、蔚来等。 公司形成了以电机壳体、电控壳体等动力总成重要零部件为主的新能源产品结构,并已成功获得电池相关零部件产品定点,实现对“三电”系统的全覆盖。 2、优质的客户资源 客户资源优势是公司技术、质量、服务等优势的集中体现。较高的新项目开发成功率以及客户满意度使得公司积累了大量优质的客户资源。凭借强大的产品组合,公司与博格华纳集团、法雷奥集团、大陆集团等众多全球知名汽车系统零部件供应商以及知名整车厂特斯拉、比亚迪、长城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3、高比例研发投入,持续技术引领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为17,246.87万元,较上年增长9.89%。 公司拥有压铸、注塑、机加等多门类制造技术,以及跨门类技术工程团队,同时横跨钢件、铝件,结合电动化、智能化产业浪潮,持续进行技术的开发和创新。 同时公司开发了高强度、高导热性铝合金材料以及成型技术、高压铸造消失芯技术、高速行星减速机技术等,为下一步业务快速增长,奠定了有利的技术基础。 4、突出的模具设计能力 汽车零部件模具设计开发水平直接决定产品质量及档次,是否具有独立开发甚至同步开发模具的能力是汽车一级零部件供应商和整车厂商选择供应商的重要评审标准之一。公司具备自主模具设计开发能力,突出的模具设计开发能力是公司先进制造能力的集中体现和必要前提。 公司拥有专业的模具开发设计团队,采用CAD、CAE、CAM等设计软件,应用“模流分析”、“翘曲变形预先控制”等技术开发模具,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分析压铸的充型状态。公司模具开发设计团队由具有专业背景且行业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组成。经验丰富的专业化开发设计团队是公司模具设计开发的保证。突出的模具设计能力使得公司能够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尤其在结构较为复杂的精密零部件制造上具备较强竞争力。 5、强大的同步设计开发能力 为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缩短产品升级周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往往会参与客户产品的开发过程,与客户进行产品的同步设计开发。同步设计开发即针对客户需求,参与客户产品早期阶段的设计开发工作,并进行可制造性建议,提供产品从设计开发到量产的全方位服务。同步设计开发能力也是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以及整车厂商选择下游供应商的重要考虑因素。 凭借高水准的模具设计开发能力、门类齐全的技术工艺以及快速成型能力,公司形成了强大的同步设计开发能力。公司积极参与客户新产品的早期设计开发工作,与客户进行同步开发,产品设计开发完成后,公司从模具设计制造、压铸和机加工等全生产环节的工艺性角度提出改进建议,并进行量产,从而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6、全球化布局 为抓住欧洲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的机会,公司在匈牙利设置了研发和生产基地。欧洲本地整车厂的供应链体系目前还是以tier1为主,随着公司匈牙利生产基地的建设和投产,公司可加快融入欧洲本土的供应链体系,抓住欧洲市场的电动化机遇。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45亿元,同比增加8.03%;营业成本15.82亿元,同比增加23.72%。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行业格局 从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竞争来看,行业集中度仍然较低,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具体而言,我国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以来自美国、欧洲、日本等传统汽车工业强国的跨国零部件企业和少数具备规模或技术优势的内资企业为主,二、三级供应商以内资企业为主。跨国零部件企业在资金、技术、经验、管理等方面具备优势,通过在我国设立独资公司或合资公司,为整车厂商配套生产汽车核心零部件。 与传统汽车工业强国相比,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设计、研发和生产能力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但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少数内资企业坚持科技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研发能力,通过自主研发和与整车厂商配套开发的模式,在众多汽车关键零部件领域打破了跨国企业垄断的格局,汽车零部件设计、研发、生产能力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逐步得到众多整车厂商的认可。 除在传统汽车零部件领域与国际知名一级供应商保持多年良好合作关系外,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主要为三电壳体、混动车型自动变速箱阀体),公司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可靠的产品质量已获得国际国内著名新能源整车厂商、电池厂商、国际知名一级供应商的批量订单,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细分市场牢牢占据一席之地。 2、行业趋势 (1)汽车零部件行业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汽车零部件行业对汽车产业的依存度较高,汽车产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汽车零部件行业整体需求。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增强,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产销量已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首位。长期来看,我国汽车人均保有量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我国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居民消费持续升级,我国汽车产业仍将保持较快增长。相应地,上游汽车零件行业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供应商,形成从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产业体系。到2020年,形成若干家超过1,000亿规模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到2025年,形成若干家进入全球前十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 (2)汽车零部件行业向新能源化方向发展 基于日益突出的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欧洲、美国、中国等国家基本达成共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汽车电动化、轻量化大势所趋,新能源汽车行业高度景气,渗透率节节攀升,2022年在中国市场已达25.6%。而属于新能源汽车行业上游的汽车零部件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行业受益明显,未来仍将处于高速发展态势,以满足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需求。 (3)汽车零部件企业竞争加剧,资源向头部企业集中 随着下游汽车行业的发展,进入到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企业增加明显,竞争愈发加剧,而汽车零部件行业是重投入的行业,需要对土地、厂房、设备、人员等进行大量资金投入,且需要长时间的技术积累,故设有一定的资金、技术门槛。同时,下游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尤其是价格竞争,对上游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利润水平有一定影响。行业面临洗牌。 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面临淘汰的风险,而头部企业凭借良好的产品能力和优质客户资源将继续扩大市场份额。 (二)公司发展战略 基于行业发展趋势,公司制定了以下业务发展规划。 升级换代、与时俱进 -热管理系统 -转向与刹车系统-引擎系统 公司增长点之一:阀板业务-快速提升市场占有率-实现规模化生产 1、业务基础:公司是典型的燃油车零部件逐步拓展至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的公司。燃油车的优势项目热管理系统、转向与刹车系统、引擎系统构成了公司业务发展的基石。 2、增长基础:扩大现有核心产品的市场份额,尤其是要抓住国产替代的机遇,将自动变速箱领域的相关产品,力争实现倍数级增长;为公司战略布局的业务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3、结构调整:顺应新能源车电动化与智能化的发展潮流,发挥公司在这方面的技术积累以及先发优势,在中国与欧洲两个新能源重要市场上发力,以期实现跨越式增长;公司新能源零部件业务的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将逐年提高,并最终实现公司业务结构的成功转型。 4、业务突破:针对下一代动力总成发展趋势,公司将在新材料、新工艺以及创新性模组、系统总成以及压铸一体化方向大幅度投入资源,争取实现业务的指数级增长,突破传统汽车零部件行业价值链的格局。 以上的发展战略,不代表公司对未来的盈利预测,能否实现取决于内外部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三)经营计划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汽车等大宗消费。2023年是公司第二个十年的开局之年,公司将把握国家稳定汽车消费的行业契机,加速推动战略转型,积极施行降本增效措施,努力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1、加速安徽马鞍山生产基地、欧洲匈牙利生产基地产能释放 为把握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历史机遇、支持公司未来发展目标的实现,公司将加速推进安徽马鞍山及欧洲匈牙利生产基地项目建设以及产能释放工作。 2023年,公司将与设备供应商保持密切沟通,最大限度缩短设备调试周期;同时采用合理技术方案,优化工艺流程,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及时满足客户需求。将安徽马鞍山生产基地建设成为公司最大的压铸件生产基地;发挥匈牙利生产基地先发优势,将其建设成为公司服务欧洲客户的最主要生产基地。 2、坚定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转型方向,继续加强研发投入 2023年,公司将坚定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转型的方向,继续拓展新能源客户,夯实公司拳头产品三电壳体、自动变速箱阀体的市场份额,同时与头部新能源客户保持密切沟通,挖掘潜在需求,提升产品在新能源客户中单车价值量。 公司亦将保持研发投入力度。基于先进的热力学软件模拟数据,开发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免热处理合金材料。在原有技术体系下,全面柔和前后道技术优势,打造从结构设计、模拟分析、工艺输出到试制反馈的全周期先进研发体系。全面推进在一体化车身构件和一体化电池托盘构件业务方向的大力发展,实现在技术优势下的成本降低。 3、保证产品交付 2023年经营环境依然复杂,终端市场变化显著,项目的订单情况也处于随时变化中。公司将实时跟进客户订单情况,针对部分客户要求的项目研发周期缩短的情况,由销售、项目、研发、生产多部门协作,保证如期保质保量交样、订单顺利导入量产并及时交付。 4、优化人力资源体系 以公司发展战略为导向,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通过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优化,激活个体,激发组织活力,提升组织效能,支持公司可持续发展。完善并明确管理者职责及任职标准,通过训战结合的培养方式,提升各级管理能力,加强内部组织能力建设。打通内部专业人员发展通道,优化人员结构,搭建人才梯队,支持全球布局人才供应,满足公司发展战略人才储备。持续优化绩效管理及薪酬激励,通过公正客观的价值评价,实现价值分配的激励性。 5、加强成本管控,提升经营绩效 首先,进一步建立原材料铝的价格传导机制。铝锭是公司最主要的原材料成本构成之一,且近年价格波动较大。公司将与客户进一步建立铝价的传导机制,将部分铝价波动风险传导至客户。其次,加强供应商管理。深化供应商多方询价机制,并定期回顾采购价格,确保公司采购价格合理。最后,加强全面预算管理,进一步完善各项采购领用制度,精确梳理公司各项成本费用,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6、整合外租车间资源,提升经营效率 目前公司在南京、天津、大连有5个外租车间,随着公司战略转型不断推进,以及马鞍山生产基地的逐步投产,迫切需要对现有生产线以及供应链体系重新整合,以提高生产运营效率。公司将根据实际情况,稳步推进外租车间整合与资源重新配置工作。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行业和市场风险 公司产品主要为汽车关键零部件,其生产和销售受乘用车行业的周期性波动影响较大。汽车行业与宏观经济关联度较高,全球经济和国内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都将对我国汽车生产和消费带来影响。当宏观经济处于上升阶段时,汽车行业发展迅速,汽车消费活跃;反之当宏观经济处于下降阶段时,汽车行业发展放缓,汽车消费缓慢。尽管公司的客户主要为国际知名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及部分国际国内知名整车厂商,有着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和较大的经营规模,但如果其经营状况受到宏观经济的不利影响,将可能造成本公司的订单减少、存货积压、货款收回困难等状况,对公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2、产能释放速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2020年至今,公司相继投入建设安徽马鞍山生产基地、欧洲匈牙利生产基地,截至2022年底,投资规模已分别达人民币14.15亿元和8,215.53万欧元。目前两个生产基地基建已基本完成,马鞍山生产基地已开始贡献收入,2022年实现收入9,289.62万元,匈牙利尚未开始实现产出。 产能释放需要经历一个过程,使设备、人员、技术方案磨合到较好状态,公司将优化车间运营效率、合理安排人员、提升产品合格率,尽快实现产能释放。 3、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公司主要原材料为铝锭、钢材等。报告期内,公司直接材料成本占公司当期生产成本的比重比例较高,对公司毛利率的影响较大。如果上述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将直接导致公司毛利率的下降,并引致公司经营业绩的下滑和盈利能力的下降。 4、客户相对集中的风险 2022年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8.94%,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预计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占比未来仍将维持较高水平。 如果公司主要客户需求下降、客户对公司供应商认证资格发生不利变化、因产品交付质量或及时性等原因不能满足客户需求而使客户转向其他供应商采购产品或者公司未按计划拓展新客户,将可能给公司的业务、营运及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进而导致公司利润大幅下滑。 5、新产品技术开发风险 公司产品具有特定的销售生命周期。为保障业务稳定增长,公司需要与客户持续合作开发新产品。新产品必须经过客户严格的质量认证后方可批量供货,认证过程周期长、环节多,不确定性较大,公司存在因新产品未通过认证而影响业绩平稳增长及客户合作关系的风险。 6、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03%。截至2022年12月底,公司应收账款余额67,683.79万元,其中账龄在一年以内的占比93.99%。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回收情况良好,发生呆账、坏账的风险较小,且公司已按稳健性原则对应收账款计提了充足的坏账准备。但是如果主要债务人的经营状况发生恶化或其他原因导致客户不按时付款,公司不能及时回收应收账款,则存在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 7、汇率波动的风险 公司拥有产品进出口经营权。公司产品出口主要采用美元及欧元进行结算。报告期内,公司计入财务费用的汇兑差额为1,560.28万元(汇兑收益)。如果未来汇率波动导致汇兑损失,将对公司的出口业务和经营业绩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8、税收政策变动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存在出口收入,并按相关规定享受出口货物增值税的“免、抵、退”政策,出口退税率的变化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产品销售的利润率。目前,公司出口产品的种类繁多,根据产品类别和材质不同适用的出口退税率各有不同,范围在0%-13%之间。2022年,公司当期退税额为5,890.98万元。如果出口退税政策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如大幅度降低相关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所得税优惠政策,如果在未来不能持续取得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格认定或者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发生变化,则会对公司的业绩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