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知名人生导师杰克•坎菲尔德在《吸引力法则》中说,点冷机你是谁,就会吸引谁。你关注什么,就会将什么吸引进你的生活。
人生如此,城市亦如此。
随着山东16市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均得到批复,山东收获了两大“中心城市”,其中青岛为“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
塔尖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总是巨大的。2024年以来,青岛市引进集聚各类人才24.48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0.95%;引进集聚首次来青青年人才17.05万人,创历年新高。全市招收博士后923人,累计集聚博士后8578人,博士后引育规模位居全省首位。3名外国专家获2024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数量居副省级城市首位;全市持有效工作许可外国人超过5000人,其中高端人才超过1200人,占全省60%。
在青岛,287万名海内外人才追逐着未来和梦想,95名“两院”院士、1300余名国家级以上重点人才探索着星辰与大海。青岛在城市能级跃迁的突围中,不断拓展高层次人才朋友圈,持续塑强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与全球人才“青青相惜”,共同描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新画卷。
第二十四届蓝洽会重点产业海外高层次人才产学研项目洽谈会。
青岛究竟如何打造全球人才引力场,实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
名片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青岛给人才的第一印象,无疑是对活力海洋之都的心驰神往。
实际上,青岛的亮丽名片有很多:帆船之都、音乐之岛、影视之城、啤酒之城……青岛的多元化魅力犹如强力磁石吸引着海内外人才。
“我在青岛 分享美好”短视频创作大赛一等奖得主、塔吉克斯坦留学生吴芃如此描绘他《眼中的青岛》:“我常常到海边散步,有时会收到陌生人的邀请,邂逅一场酣畅淋漓的沙滩足球赛,每一次旅行总会有意外的收获。在这里,我见证了大国之美,山水秀丽,如诗如画,安定和谐。”
青岛自贸片区国际人才社区志愿者、孟加拉国留学生埃蒙认为:“青岛有非常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城市经常组织各种活动,搭建国际人才间沟通交流的平台,我非常愿意留在这里学习,未来希望留在青岛就业或深造。”
我在青岛 分享美好短视频创作大赛颁奖。
在2024年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上,面向台下450余家参会的跨国公司嘉宾,青岛市用开放之城、产业之城、创新之城、海洋之城、品质之城,向世界递出了青岛的城市名片。
青岛凭借开放活力和产业优势,吸引到了众多英才。拿优势产业海洋装备来说,青岛深入实施海洋人才集聚行动和现代海洋英才激励办法,聘请10位全球顶尖科学家、院士担任海洋荐才专家,着力提升海洋人才层次和规模。目前青岛海洋经济活动从业人员总量约103万人,海洋人才近40万人,占全市人才总量的15%左右。
2023年,青岛市现代海洋英才段继周前往东京工业大学丹治保典实验室,开展环境微生物腐蚀方面的学习研究工作。回到国内,段继周申请了一项关于海水环境厌氧细菌影响的钢铁腐蚀行为研究的青年基金,经研究发现,海水腐蚀不仅仅是简单的盐水腐蚀,腐蚀微生物在海水金属腐蚀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在此基础上,他带领团队分离筛选出多种微生物,建立了海洋腐蚀微生物菌种库。
入职青岛外贸企业的英国爱丁堡大学硕士孙子涵这么说:“青岛的外贸产业实力强、韧性足,就业前景好,加上青岛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时尚开放的城市品格,留学归来后,我决定就是青岛了。”
留美深造、来青创业的青岛糖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学峰认为:“对于企业而言,青岛的发展环境有着明显的优势和吸引力,青岛还拥有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化学、生物学等行业所需基础人才资源充足,同时,在企业急需的研发用仪器设备方面,蓝谷拥有全市首个海洋仪器共享平台,全域400余台套、价值超5亿元的涉海设备实现‘一站式’开放共享。”
智引全球蓝色招聘会。
领英发布的《2024中国留学生回国求职洞察报告》显示,高科技/互联网行业、金融与保险业,以及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制造行业成为了留学生回国就业的三大主要领域,这与他们在留学期间所热衷的专业领域密切相关,同时展示了新兴产业对高素质人才的巨大吸引力和迫切需求。
前不久,2024“海聚山东 博聚齐鲁”留学人才专场招聘活动青岛站发布海外优青、研究员、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员、教学科研、专任教师、临床科研、全球销售工程师等发展空间大、待遇优渥的需求岗位270个,人才需求量达3460余人,涵盖物化生等基础学科及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能源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现场共收到博士、硕士简历2575份,占揽收简历总数的90%以上,达成初步就业意向665人(次)。
海聚山东 博聚齐鲁留学人才招聘活动青岛站。
作为全国26个万亿GDP城市之一,青岛凭借产业能力、创新能力、城市魅力、生态活力等综合实力,在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中“打头阵、当先锋”,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积极构建“10+1”创新型产业体系,推动城市能级再提升,每一位海内外有志者在这座城市都能找到人生机遇。
价值
塔尖城市对塔尖人才来说,意味着成功和机遇,昭示着未来与梦想。
在青岛,有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全球首座全潜式深海智能网箱、全国最大作业水深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世界首座半潜式智能海上渔场、亚洲首个全自动化码头、世界最长同城跨海大桥、中国最长海底公路隧道、世界最大家电生产基地、全国自动化码头、世界最大家电生产基地;在青岛,能感受中国高铁领跑世界的最快速度,能解码中国“蓝色药库”的生命谜题,“青岛制造”正变得更智能、更艺术、更有个性……
心怀梦想、创造价值的人才,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和制胜秘诀。海内外人才智慧为青岛塑造出坚实的产业内核。
要兴城,先兴人。
2024年,青岛市深入开展“人才强青”计划,持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做优人才发展生态。实施“未来之星”人才工程,统筹推进顶尖人才领航、重点人才远航、“新锐”人才启航等计划;实施海外人才归航计划,引进一批急需紧缺海外人才,发挥侨联、欧美同学会、海外商协会等各方作用,拓宽海外人才对接联络渠道;实施青年人才集聚行动,统筹推进博士后聚青、留学人才创新创业等支持计划;实施产业人才培养项目,出台加强卓越工程师队伍建设意见,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支持企业与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合作,定向培养技能人才。
金融赋梦 共绘未来金融合作对接活动。
青岛市提升人才金融生态,运行“人才金”2.0版,新投入5000万元人才赋能基金,40%以上基金支持天使类人才项目发展,延展人才贷、人才板等金融链条,统筹创投风投资源,强化对创业人才的金融支持。健全数字赋能体系,统筹市、区(市)两级人才数字化平台,建成启用青岛市人才数智赋能系统,打造1个综合门户、5大功能板块、1个人才数据底仓,打造人才领域“数智大脑”。
为给留学归国在青创业人才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金融支持,青岛市成功举办了“金融赋梦 共绘未来”金融合作对接活动,促成12家留学人员企业获得共计1.1亿元的创业贷款金融支持。
为推动海归人才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助力青岛市重点产业转型升级,青岛市人社局围绕全市重点领域人才引进及科研项目合作需求,举办2024青岛国际人才创新创业周暨第二十四届“蓝洽会”,邀请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8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携项目、技术来青对接洽谈,搭建重点产业海外高层次人才产学研项目洽谈对接平台,盘点、检验着青岛一年来收获的国内国际领先人才科技项目,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青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蓄着强劲动能:法国巴黎第十二大学博士江波与青岛(市北)博士创业园签约;美国纽约大学博士张翔与青岛国创智能家电研究院有限公司签约;英国剑桥大学博士邹旭东与青岛芯机智感科技有限公司;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黄献文与青岛蓝海创投管理控股合伙企业签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博士孙秋子与平度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中心签约……
2024中国青岛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项目签约。
不仅如此,2024中国青岛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全球近30个国家(地区)广泛征集留学人员创新创业项目225个,涉及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英国剑桥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100余所高校,以赛为媒奋楫追“新”,将国家战略、青岛发展所需与海归人才所学、平台资源所有结合起来,汇聚和落地众多全国独创、全球领先、解决“卡脖子”的突破性技术,目前已有12个参赛项目拟落地青岛,激活了以数字化赋能的新质生产力“海归力量”。
城兴人,人兴业。
自2001年以来,“蓝洽会”已累计发布海外人才岗位需求超2.5万个,吸引1.4万余名海外高层次人才由此“登陆寻梦”,58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借助这一平台“靠岸生花”。
越来越多归国学子在青岛攀向了创新创业的高峰,实现人生价值——曾就读于日本国立佐贺大学经济系的李军,带领青岛丰光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发展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精密机械加工件和压铸件;毕业于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的管理学硕士李妍希,成为稳扎酒业领域的女企业家;在新西兰和英国留学多年的戴一鸣,归国后在青岛一家上市公司担任要职,近年来,戴一鸣团队“走出去”步伐加快,短短几年时间里,已从单一的电力设备供应商,发展为业务更多元的综合性公司,并逐步形成以青岛为中心,辐射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津巴布韦、南非等多个国家的发展格局……
尊重
“每个人都能找到人生坐标、每份激情都能得到回响。”近日青岛推出的一部《唯才唯青岛》宣传片向全球人才发出诚挚的邀请,这一举动不仅彰显了青岛对人才的渴求与尊重,也反映了城市对人才的真诚与推崇。
这种渴求与尊重已经落实在日常工作中。
——2024年,青岛组织“青聚英才·海外学子青岛行”活动,邀请20所世界知名高校的20余名海外留学生探访山东省唯一“双国字号”产业园、青岛新媒体头部企业、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技术融合创新展示中心、青岛国际邮轮港区启动区、青岛啤酒博物馆,更加直观地感受青岛海洋经济发展的澎湃动力和文化产业的独特魅力;
青聚英才海外学子青岛行活动。
——2024年,青岛市组织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科技大学的32名来华留学生花式“闹元宵”共庆中国年,邀请62名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来华留学生漫步上街里、打卡中山路,邂逅美好青岛;邀请来自日本、韩国、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摩洛哥等国家20余名来华留学生聆听中西融合经典曲目,欢聚青岛迎中秋佳节,徜徉在中外文化交融的海洋中。
音为有你才聚佳节来华留学生欢聚青岛迎佳节。
——2024年,青岛市组织在青岛学习、工作、生活的外籍人才和来华留学生开展“我在青岛 分享美好”短视频创作大赛,用镜头记录自己在青岛的美好故事,来自21个国家(地区)的参赛选手踊跃报名,视频浏览量超4.7万人次。经专家评审打分和网络人气投票,共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以及“最佳组织奖”5个。
这种真诚与推崇已经落地在品牌服务和专项行动中。
青岛市优化人才政策服务,开展全市人才政策复盘梳理,建立市场化人才服务清单发布机制,发布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清单、留学人员服务清单、青年人才服务清单、高层次人才服务清单等人才指南,涉及住房、就业、创业、落户、社保、职称、补贴等方方面面;探索推行“人才管家”服务,配备服务专员、设置服务专窗、发放人才绿卡等,为海内外人才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不断提升政策和服务效能,全市持有人才绿卡的高层次人才已达2069人,年均为高层次人才办理各类服务事项6500余次;塑优“唯才唯青岛”品牌,加大海内外人才政策推介、人才招引力度,举办青岛市人才发展生态大会、国际人才周、蓝洽会等活动,友好邀请更多英才成为“青岛人”。
在青外国留学生花式闹元宵共庆中国年。
2024年全市建筹1.5万套(间)保租房,建设配售型保障性住房6000套,推出“青年优驿”“青年优徕”“青年优购”项目,打造青年人才社区,构建从“一张床”到“一间房”再到“一个家”的住房保障体系,以“房”引“流”、以“房”促“留”。青岛市出台新一轮青年人才住房补贴、安家费政策,2024年已有4.78万名青年人才享受补贴6.44亿元。
在青岛,一个覆盖入境、工作、创业、居住、生活的国际人才“全链帮”服务体系,正如一辆崭新的高铁,加速运行在人才优质、高效、规范服务的轨道上。
创办青岛浦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留学人员申星海说:“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是推动城市高速发展的基石。青岛市留学人员服务清单为企业人才引进提供全方位的便捷,有助于留学人员快速了解青岛市各项人才政策及人才服务事项,是值得点赞推广的政策服务!”
“作为留学生,我充分感受到了市南区对于留学人才在政策扶持、人文关怀等方面的一站式服务,营造了留学人才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在市南区工作的邴晓彤说,青岛的留学人员服务让她有了更多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德国海德堡大学海归博士何峰在城阳区创办了唯可(青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他表示:“在创业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青岛提供的热情帮助和获得的专属政策支持,对我们的创业成功至关重要,最终项目顺利落地,促进了我们产品的快速产业转化。”
62名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来华留学生打卡市南区。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青岛坚持以一流人才生态集聚更多一流人才,为人才尽展才华营造良好环境。青岛连续13次上榜“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获评最佳引才城市、全国人才友好型城市、全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最佳人才发展生态城市,跻身国内人才第一方阵,成为海内外人才逐梦之城。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唯才是举的青岛正以奋发有为的姿态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不断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建好创新人才服务平台,细化落实保障措施,优化创新人才培育与评价体系,让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真正愿意来、留得下、能干事,不断奏响人才发展与城市进步的交响,共同绘就人才与城市交相辉映、共同繁荣的未来,让群雁竞飞山海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