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新泉汽车饰件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一家研发生产汽车饰件总成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与特斯拉、上汽、广汽、吉利等知名乘用车企业长期稳定合作。除它以外,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还能在临港新片区内找到多家其他供应商,涵盖方向盘、气囊、驾驶舱模块、新能源汽车关键零组件、铝合金等各类汽车零部件。
这些供应商,最远的离特斯拉工厂不过几十分钟车程,最近的就隔一条马路,零部件“触手可及”。对特斯拉来说,产业链的集聚,不仅意味着采购运输的快捷方便;更重要的是,当意外情况来袭——譬如这次全球疫情——这能保证供应链的稳定。
4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大“六稳”工作力度,特别提出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产业链、供应链也成为代表委员们频繁提及的热词。境外疫情仍在扩散蔓延,人流、物流、资金流受阻,产业链供应链濒临中断,不稳定因素显著增多。我国已经深入融入全球产业链,受到冲击和影响不可避免。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发改委主任胡伟林说,疫情暴露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一些短板:一些产业对国际供应链非常依赖;一些产业上下游虽然都在国内,但链条过于分散。
放在平日里,这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在特殊时期,人们才发现,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疏忽带来的隐患,在产业布局的时候就已埋下。幸运的是,从复工复产的情况来看,临港新片区的企业受影响较小。特斯拉临港工厂不仅2月初就复工复产,产能甚至提升到了每周3000辆——而这并非靠特别待遇“捧”出来的特例,而是新片区企业普遍恢复往日常态的许许多多个案例之一。
如此强的抗风险能力,离不开临港新片区布局产业时的集群思维。有专家撰文指出,产业链集群“要选择合适的地区,在1小时到3小时车程半径内(50公里~200公里半径)形成整个上中下游70%以上的零部件、半成品的集群化生产基地。”
“通过产业链集群最大限度降低运输成本,缩短物流时间,提高物流调度效率,最大程度地避免各种自然灾害、疫情灾难的冲击,通过集群化极大地强化了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
早在临港新片区揭牌百日之时,管委会就发布了新片区产业地图,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绿色再制造七大前沿产业,进一步明确产业定位,更好引导产业布局,培育产业生态。
而这样的思维向来是一以贯之——从新片区揭牌以来,记者参加了大大小小无数个企业签约仪式,“引导企业集聚”“形成产业链协同”“打造产业集群”一直是管委会、开发主体负责人最常提及的几个关键词。
从另一方面来看,集聚的产业链、低风险的供应链,也提升了区域对企业的吸引力——这是一种积极的良性循环。
专注突破核心技术,是临港新片区产业发展的另一条“指导思想”。新片区成立不久,就发布了一套重磅的“1+4”产业政策。这套政策“纵横交错”,不仅支持力度大,覆盖面广,更在垂直领域“精准聚焦”,集聚发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航空航天。这些产业有一个共同点:存在受制于人的“国内空白”技术。制定这批政策的目的,正是为了引导企业研究突破它们,填补空白。
新片区区内企业上海新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成电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提到,集成电路产业国际化程度高,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客观存在,公司此前研发生产非常依赖外籍技术人员与进口设备。而随着公司研发进度与国产化进程的推进,外籍员工占比已从原有的30%降至10%以内。海外疫情蔓延时,较低的外籍员工比例让这家公司复工复产所受影响降到了最低。
5月初,据媒体报道,特斯拉临港工厂经历短暂停工,原因或为海外工厂停工导致的零部件供应短缺。特斯拉新能源汽车的最核心部件——电池还依赖松下、LG等海外供应商,而当国内电池厂商宁德时代完成技术突破,跻身特斯拉供应商后,这样的尴尬情况也将不复出现。
疫情的冲击暴露出产业链供应链全球化的风险,但要保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去全球化”绝不是正确做法。正相反,疫情反而会让人们重新审视全球化、产业链及其治理框架,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结构进一步重组。这是我国加快培育全球供应链核心企业,加强核心企业在全球供应链协作,持续提升中资企业对全球供应链影响力的绝佳时期。
对临港新片区而言,刚刚揭牌成立不久的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是一大抓手。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海关关长高融昆说,要聚焦特殊综保区开放型经济风险压力测试,释放特殊综保区制度创新及管理变革红利,联动自贸试验区,协调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球价值链合作治理。临港新片区一向在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税制等方面有着突破性政策。而在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政策还将进一步突破,让区内企业享受到充分的红利,在当下更顺利地化危为机、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记者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了解到,一批新政策即将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