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恩斯特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2-02 23:05

曼恩斯特(301325)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一)公司行业分类

  公司专业从事涂布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下游应用包含锂离子电池、泛半导体、氢能等领域,主要产品包含核心部件和智能装备。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为“C35专用设备制造业”之“C3563电子元器件与机组设备制造”。

  (二)行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我国新能源车销量为 949.5万辆同比增长37.9%,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31.6%同比提升5.9个百分点。新能源车增长带动动力电池市场增长,根据SNE Research统计,2023年全球新能源车动力电池使用量达705.5GWh,同比增长38.6%,其中中国新能源车动力电池使用量达386.1GWh同比增长34.9%。据GGII数据预测,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将达到25%以上,这将带动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超过1.55TWh。由此可见,虽然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速放缓,但依然维持良好的增势,从全球来看,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以及动力电池的应用,在未来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近年来,中国储能政策环境持续优化,共享储能示范省份不断增加;美国可再生能源及储能部署进程加快,电价波动加剧下储能经济性提升;欧洲主要国家出台储能支持政策,助推市场较快增长。此外,随着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带来的算力需求快速增长,将进一步提升电力和储能需求。2023年,在风电光伏装机增长、碳酸锂价格回落提升储能经济性的带动下,储能需求持续提升。根据SNE Research统计,2023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185GWh,同比增长53%。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预测,到2025年,全球电力储能市场的累计装机规模将达到500GW,中国电力储能市场的累计装机规模将达到100GW,储能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2022年 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对我国氢能发展做出顶层设计和积极部署,政策支持、技术革新以及市场普及是氢能产业规模化的关键。在泛半导体领域,面板显示及半导体设备多为海外企业所垄断,国内鲜有厂商参与,其中钙钛矿电池中,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6年钙钛矿电池新增产能有望达16GW,2030年将达161GW,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随着下游锂电池应用的稳步增长及规模的持续扩大,叠加逐步释放的氢能源、泛半导体领域的的国产设备需求,将进一步拉动涂布技术应用产品的需求增长。

  (三)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多年以来公司持续深耕涂布技术领域,凭借先进的技术水平、持续的研发投入、高精密制造的能力、严格的质量管控以及完善的产品体系,国内率先实现了高精密狭缝式涂布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在行业内已建立较高的品牌知名度,成长为国内领军企业。在核心部件板块,公司的锂电池涂布模头产品成功打破了国外厂商在国内的垄断地位,实现了进口替代。在智能装备板块,目前公司在国产化率较低的泛半导体及氢能源领域均有所布局,且在多个领域已实现销售突破。公司将充分把握高精密狭缝式涂布技术的平台型优势,在多个“卡脖子”领域进一步推动我国智能化核心装备的国产化进程。

  根据中国化学(601117)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锂电池分会证明,公司生产的高精密狭缝式涂布模头能够满足目前主流锂电池厂商对锂电池极片涂布工艺要求,具备与国外领先品牌竞争的能力,实现了进口替代。作为行业标准主导起草单位之一,公司参与了机械行业标准计划编号2021-0887T-JB《狭缝式涂布模头》及电子行业标准计划编号2021-1258T-SJ《锂离子电池极片涂覆均匀度测量方法》的制定工作。根据中国电池工业协会证明,公司主导产品高精密狭缝式锂电池极片涂布模头2019年至2022年连续四年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9%、21%、26%和31%,本土企业行业连续四年排名第一,且市场占有率连续增长。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一)主要业务

  作为一家深耕涂布技术研究及应用的科技型企业,公司主要从事核心部件、智能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业务覆盖锂电池、泛半导体、氢能三大板块。公司致力于通过材料科学、工艺技术及装备能力的长期探索与积淀,依托智能化工具,推动涂层技术应用的创新升级,打造先进的工程应用能力,为下游行业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及服务,立志成为国际领先的涂布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

  (二)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为应用于锂电池生产前段工序的专用设备,主要包含核心部件和智能装备。

  (三)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基于对涂布技术研发和应用的积累,依靠持续的技术创新,服务于新型材料产业化应用,向客户提供具有技术附加值的部件、装备及系统服务产品,并通过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为产品销售提供保障,从而获得收入并实现盈利。

  2、研发模式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创新工作,确立了锂离子电池、泛半导体、氢能等领域多头并进的研发模式,并坚持工艺引领装备的研发机制,通过搭建工程中心、各类实验室等方式深度研究各领域的产品制程工艺,以解决客户痛点及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为目标,前瞻性思考行业痛点以及前沿技术路线,持续升级迭代新技术及开发新产品。

  对于研发项目的实施,研发部门与销售部门将共同分析明确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方向,成立专门的项目组,对新项目研发可行性、研发周期及成本,以项目分析报告的形式提交立项审批。立项通过后,逐步开展设计、工艺开发、试制、验证在内的多项工作。在此基础上,研发部门将整合公司其他部门的相关资源,把客户、市场、研发、工艺、质量等方面紧密地结合起来,推进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通过项目管理系统对项目进行辅助管理,确保项目高效推进和项目开发经验的沉淀。

  3、营销模式

  公司产品属于非标设备,专用性强,一般根据客户差异化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公司坚持技术服务驱动营销管理的模式,直面客户的产品工艺制程痛点,通过展示线或工程中心的形式,为客户提供可验证的定制化产品方案。同时,公司拥有专业的产品交付工程师团队,可以为客户提供高效的现场调试服务,驻场解决工艺异常。此外,本着为客户降本增效赋能,公司以丰富的产品线及技术服务优势作为支撑,在拓展增量市场同时,积极挖掘存量市场的产品技改需求。通过“增量扩张+存量替换”的双轮驱动模式,全面打开公司产品的应用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巩固行业地位。

  4、采购模式

  公司生产所需原材料分为标准件和非标准件,标准件由公司根据生产计划进行直采,非标准件交由供应商按公司提供的图纸及要求进行加工生产。公司拥有严格的采购管理制度,根据客户订单需求,综合考虑安全库存、生产计划等因素,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价格、供货及服务能力进行综合考量,确保公司可以按需采购到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材料。

  5、生产模式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模式组织生产,报告期内,公司以自主生产为主,委托加工为辅。当客户有新的产品型号和规格的需求时,公司会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具体方案,试制出样品,样品经客户验收合格后再进行批量生产。公司制定了《生产作业指导书》《检验作业指导书》等制度对安全生产进行控制和管理,并通过MES系统提升生产管理水平。

  (四)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1、新能源政策支持,行业发展态势良好

  在全球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目前已有众多国家提出了“零碳”或“碳中和”的气候目标,我国则在2020年宣布了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在各国政策规划的带动下,全球范围内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已成为长期确定的发展趋势。当前,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时期,制造企业对品质追求不断提高,智能制造装备升级换代及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将更加强劲。整体看来,在全球能源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储能等下游应用市场蓬勃发展,进一步推动了高端智能装备的需求提升,为公司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2、坚持深化技术创新,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

  作为国际先进的涂布技术应用企业,凭借多年的研发积累和大量成功的行业应用经验,公司在锂电池领域的核心技术产品已实现进口替代,且拥有众多国内外优质的客户资源。公司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吸引科技人才、强化外部合作等多种举措,积极推进前瞻性技术项目的研发并推动产业化,目前在高能量密度、高倍率性能、高安全性能、智能化等多项技术趋势,公司已形成行业领先的产品优势,可赋能客户降本增效。此外,在报告期,公司对内持续加强内控管理,提升主业的经营质量和效益;对外不断深化战略客户的稳定合作,积极拓展布局新客户。通过多措并举,公司进一步巩固了竞争优势。

  3、多元化布局成效显现

  基于涂布技术的平台化特征及工艺引领装备的成熟机制,依托多年沉淀的智能制造技术,公司积极推进在钙钛矿太阳能、面板显示、半导体晶圆涂胶及板级封装、氢能源等多元领域的业务布局,持续加大对平台技术的研发投入,积极筹建各类实验室,同时保持与下游应用企业、科研院校的紧密交流。报告期内,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共同组建的钙钛矿薄膜太阳能电池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该实验室是钙钛矿光伏器件机理探索和钙钛矿电池制程工艺研究的重要平台。在钙钛矿太阳能领域,公司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狭缝式涂布解决方案的供应能力,产品涵盖GW级、中试线及实验线等,其中公司的中试线及实验线装备已成功取得多笔订单。在氢能源领域,公司已于2023年10月在苏州设立控股子公司,核心业务涵盖涂布与自动化装备、制氢系统集成装备、测试平台装备、氢能工程实验服务四大版块。此外,在面板显示及半导体板级封装领域,公司也在积极对接行业优质客户,凭借对先进涂层工艺的技术积累,加速推动新产品的应用突破。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研发创新优势

  公司始终贯彻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坚持工艺引领装备的研发机制,搭建不同应用领域的涂布工程中心及各类实验室,积极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持续引入机械设计、材料科学、流体力学、自动化控制技术和软件算法等科研人才以及产业链精英,形成了涂布产品从需求想法、结构设计、产品打样、产品性能验证的一体化闭环研发机制,同时导入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在多领域涂布技术应用场景中具备可协同客户解决终端产品的高品质、高效率、低成本生产等核心课题的能力。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为7,013.87万元,同比增长74.76%。

  2、核心技术优势

  经过多年的持续研发投入,公司掌握了多项持续迭代的涂布技术、智能化控制等核心技术,可适配不同新型材料的产业化应用,不断满足客户对不同量级涂层工艺制程的差异化要求。根据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出具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中电池协科鉴字[2022]第010号),公司高精密狭缝式锂电池极片涂布模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271项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217项(德国专利7项),外观设计专利24项;软件著作权29项和多项专有技术。

  同时,为了更好解决客户降本增效的核心诉求,聚焦于锂电池制程工序中影响涂布质量的核心装备,公司已陆续开发出陶瓷化涂布模头、陶瓷化智能制浆系统、全自动闭环系统、超声波测厚系统等多种新功能属性的革新产品;在适配高固含及干法电极制程工艺的涂布技术方面,公司也拥有较丰富的技术储备。涂布技术作为工业通用技术,除了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应用,公司也在加速推进涂布技术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和氢能源等领域的规模化量产进程,同时积极布局涂布技术在面板显示、半导体晶圆涂胶及板级封装、多层陶瓷电容器等领域的产业应用。

  3、高品质生产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深耕高精密狭缝式涂布技术领域,积累了丰富的高品质生产经验,拥有一批专业的技工团队、高标准的生产车间以及完善的制造和品质检验体系。在涂布技术应用产品生产工艺方面,公司积累了从原材料研究及选型、制程工序设计、超精密加工、制程品质保障的丰富经验,并基于当前国内工业母机水平通过自主改造生产设备及对生产工况有效控制,成功攻克了核心部件超镜面加工的难题,成为国内少有的在核心部件机械加工精度方面,可与国外厂商进行同台竞争的企业。同时公司擅于提前思考行业难点以及前沿技术路线,有针对性的预研或者改造相关设备,从而帮助客户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缩短产品交付周期。

  4、售后服务优势

  公司产品具备非标定制化的特点,工艺属性强,试错成本高,产品的使用状况直接影响客户的制程成本,对快速解决异常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历经行业的高速发展和产品批量交付,公司沉淀了深厚的产品交付经验,并拥有一支专业素质高、技术能力强且实操经验丰富的客户服务团队,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或问题在较短时间内进行反馈,提供最佳解决方案。为了能够更快响应客户需求,公司可以为主要客户提供驻场服务,以满足客户的应急需求,同时对客户相关工艺的员工提供系统专业的培训服务。公司售后服务能够满足 8小时内响应,珠三角 24小时内到达问题现场,其他区域48小时内达到问题现场。

  5、客户资源优势

  经过多年的技术沉淀和经验积累,公司不仅拥有响应快速的定制化订单生产能力,还具备提供涂布技术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目前在国内市场已逐步实现了对国际品牌的进口替代,取得了较高的市场份额,并拥有比亚迪(002594)、宁德时代(300750)、LG新能源、中创新航、国轩高科(002074)、亿纬锂能(300014)等大量优质的客户资源,从而为公司奠定了扎实的市场基础及良好的口碑。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3年,公司秉承着“让涂布变得简单”的企业愿景,围绕成为国际先进的涂布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品牌定位,通过“横向拓展+纵向延伸”的策略,不断加强技术研发,推动多元产品矩阵的迭代升级,坚持以质量赢得市场,赋能客户降本增效,提升核心竞争力,公司整体业务维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1)“增量扩张+存量替换”双轮驱动,经营规模持续扩张

  2023年,凭借国际先进的涂布技术及持续迭代能力,通过强劲的产品力,公司新拓客户持续增加,新增客户数量同比超40%,客户结构进一步优化。报告期内,公司发布了全陶瓷化涂布模头、智能制浆系统、超声波测厚系统等多款创新产品,丰富了产品矩阵,同时通过高容量、高倍率、高智能等新技术产品,借助“增量扩张+存量替换”的双轮驱动模式,积极开拓增量市场,同时持续挖掘客户产线升级的技改需求,全力支持客户提质降本增效,赢得了众多优质客户的高度认可,品牌形象得到了进一步提升。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503.51 万元,同比增长 62.7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4,137.41万元,同比增长 67.98%。

  (2)工艺引领装备机制成熟,平台化技术应用持续深化

  经过材料科学、工艺技术和装备能力的长期探索和积淀,公司已拥有成熟可靠的工艺引领装备研发机制,具备先进的涂布工程应用能力。2023年,公司在陶瓷化材料、平板涂布、真空镀膜、干法工艺、智能控制等领域持续加大技术投入,通过前瞻性的行业技术布局,可以满足客户对不同量级涂层工艺制程的差异化要求,在钙钛矿太阳能、面板显示、半导体先进封装、氢能源等领域均取得不同程度的技术突破,逐步具备可向多领域客户提供涂布技术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报告期内,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149.72%,占总人数比例超30%;研发费用7,013.87万元,同比增长74.76%。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271项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217项(德国专利7项),外观设计专利24项;软件著作权29项以及多项专有技术。

  (3)资本市场赋能迎来新机遇,新平台助力产业协同发展

  作为技术驱动型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在2023年成功完成创业板挂牌上市,所募集资金在技术创新、产品结构及市场布局等方面助力公司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借助创业板上市公司平台影响力,基于涂布技术产业应用的战略规划,2023年公司通过设立或收购的形式合计取得9家公司的控制权,进一步完善了公司多元板块的协同创新发展,同时在安徽、淮安、深圳等地快速扩充了产能。此外,上市公司平台有助于公司持续引进国内外优质人才以及推动科研院校的产学研合作,从而进一步促进公司的多产业协同发展,充分规避单一产业带来的业绩波动,提高抗风险能力。报告期内,公司紧抓市场机遇,在泛半导体领域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应用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制造的平板涂布系统产品,获得多笔订单且部分已完成交付。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长期来看,全球极端气候的变化,促使各国逐步加大发展清洁低碳能源的决心及其能源转型力度,碳减排也已成为各国能源战略的发展重点。在此背景下,新能源的行业景气度持续攀升。随着国内各项政策激励的支持及近年来整体需求的增长,中国新能源汽车在经过补贴退坡后,2023年仍然维持较平稳的增速,动力电池市场已由政策驱动转变为市场驱动。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算力需求快速增长,将进一步提升电力和储能需求,加速推进太阳能、氢能及风能等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升级,从而拉动相关产业链的需求增长。在泛半导体领域,面板显示及半导体设备多为海外企业所垄断,国内鲜有厂商参与,钙钛矿电池的产业发展也相对早期,未来的成长潜力较大。

  (二)公司发展战略

  作为深耕涂布技术研究及应用的科技型企业,公司将坚定落实平台型技术企业的战略定位,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企业策略,通过材料科学、工艺技术及装备能力的长期探索与积淀,依托智能化工具,致力于推动涂层技术应用的创新升级。未来,公司将在微米和纳米量级的涂层工艺及装备能力持续深耕,以先进的涂布工程应用能力助推新型材料的产业化应用,持续深化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并在更多“卡脖子”领域全力推动我国涂布技术应用核心装备的国产化进程,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立志成为国际领先的涂布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

  (三)公司经营计划

  2024年,公司将全面落实战略规划要求,坚持工艺引领装备的研发机制,积极推动涂层技术应用的创新升级,全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持续推进全球化体系建设,同时加强公司精益管理和规范治理水平,实现降本增效。具体计划如下:

  1、始终聚焦主业,全力打造涂布技术应用平台型企业

  公司始终坚持涂布技术应用的研究开发,并致力于推动平台化的拓展应用。在锂电领域,基于客户提质降本增效的核心诉求,围绕高能量密度、高倍率性能、高安全性能、智能化等技术趋势,持续进行产品的升级迭代;同时基于大量成功的替换改造经验,持续加大存量市场的开发力度,通过新技术、新产品为下游客户原有产线的设备更新提供定制化升级方案。在钙钛矿太阳能领域,公司已具备大尺寸钙钛矿产业化“配方-工艺-设备”协同研究的开发能力,完成了大面积溶液薄膜均匀涂布及结晶一体化布局,后续将持续保持对相关技术路线的关注及研究,不断进行版本的迭代升级,同时积极参与客户的工艺验证及招投标工作,致力推动钙钛矿设备的规模化量产。在氢能源领域,围绕涂布与自动化装备、制氢系统集成装备、测试平台装备、氢能工程实验服务四大版块,公司将持续加大对相关材料、工艺及装备人才的引进,打造一流的氢能团队,为行业发展做好基础铺垫。在面板显示、半导体晶圆涂胶及板级封装领域,公司将持续加大对平板涂布技术的研发投入,积极筹建中试平台,同时保持与下游应用企业、科研院校的紧密交流,以核心部件为切入点,积极推进公司智能装备在该领域的迭代发展及规模化应用。

  2、对内深化本土市场渗透,对外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公司高度重视涂布技术产业的持续发展,坚持对客户涂布质量结果负责作为核心导向。国内市场方面,公司将以丰富的产品矩阵,通过“增量扩张+存量替换”的双轮驱动模式,全面打开公司产品的应用市场,持续深化和加快与下游电池厂商的稳定业务合作关系,进一步提升国产替代的市场渗透率。在立足国内市场同时,公司将持续加大海外市场的推广力度,持续推进全球化体系建设。报告期内,公司已经在德国完成了全资子公司的设立,目前已拥有较完整的模头维修及垫片生产及交付能力,可以很好承载欧洲地区的业务需求。2024年,公司将根据海外市场需求,稳步加大出海投资,同时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展会,持续加强海外市场的品牌宣传力度,借助多年的技术及经验积累,积极探索新的市场机会和合作模式。

  3、深化精益管理,实现降本增效

  2023年,公司通过设立或收购的形式合计取得9家公司的控制权,业务及人员规模均呈现逐步扩大趋势。2024年,公司将重点推进企业精益管理工作,通过研发迭代、精益生产、工艺创新、供应链管控等方面持续优化升级,推进落实数字化管理流程,提升各分子公司的联动效率和协同作用,实现生产经营成本的降低以及效率的提升,进一步增强公司盈利能力。

  4、提升规范运作水平,增强风险防范能力

  2024年,公司将进一步提升公司规范治理,增强风险防范能力。一是公司稳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全面梳理更新各层级的管理权责清单,科学优化内部管理流程;二是强化内部审计工作,针对公司关键或重要事项开展专项审计,推进公司反舞弊制度及廉洁文化建设;三是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通过多渠道与投资者保持充分沟通,建立有效的信息收集和反馈机制,提高投资者关系管理效率。

  (三)可能面对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1、技术升级及新产品研发风险和应对措施

  公司产品属于非标设备,定制化属性强,产品方案的各项参数需要满足客户动态需求。由于下游客户产品及制造工艺技术迭代较快,同时公司还需要面对国内外同行业的激烈竞争,如果公司因对未来市场需求方向判断错误、产品研发失败,将导致研发投入难以收回、企业盈利降低、市场份额无法扩大甚至被挤压,对公司持续盈利能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坚持工艺引领装备的研发机制,以解决客户痛点及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为目标,前瞻性思考行业痛点以及前沿技术路线,确保产品的开发符合市场需求;同时公司将积极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持续不断引入优质科研人才及产业精英,增强团队研发能力,不断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加速推进研发课题的成果转化,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竞争优势,从而保障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

  2、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和应对措施

  公司所处新能源高端装备智能制造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稳定的研发团队是公司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公司长期保持技术进步、业务发展的重要保障,虽然公司采取了多种措施稳定核心技术团队,但是仍不能排除未来核心人员流失的可能。未来若核心技术人才大面积流失,将影响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不断加大培养和引进更高水平人才的力度,以满足公司日益壮大的发展需要,同时,不断完善各种激励方式,促进公司和员工利益共享机制的形成,在最大程度内保持并发展壮大公司现有核心技术人员团队。

  3、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动力电池生产商,而我国下游动力电池生产商集中度较高,导致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大客户销售额占公司报告期内销售收入的比例较高。公司与大客户已建立了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业务具有较强的持续性与稳定性。优质大客户能为公司带来稳定的收入和盈利,但在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的情况下,也导致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从而使得公司的生产经营客观上对大客户存在一定依赖。若个别或部分主要客户由于产业政策、行业洗牌、突发事件等原因导致市场需求减少、经营困难等情形,将会对公司正常经营和盈利能力带来不利影响;公司未来产品不能持续得到相关客户的认可,或者无法在市场竞争过程中保持优势,公司经营将因此受到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引进高水平技术人才,依靠持续的技术创新,在巩固现有大客户的同时,为更多客户提供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同时,公司积极布局非锂电领域涂布技术应用产品,拓展在泛半导体、氢能等相关领域的市场,扩大公司产品及业务范围,吸纳更多国内外多领域优质客户,提高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4、经营规模迅速扩张的管理风险和应对措施

  随着公司业务快速发展,公司收入、资产规模持续扩张,相应将在资源整合、市场开拓、产品研发、质量管理、内部控制、人才培养等方面对管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公司的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未能随着公司规模扩张及时调整完善,将使公司一定程度上面临规模扩张导致的管理风险。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适时优化组织架构,持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通过管理流程的优化与更新,不断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率,降低规模迅速扩张带来的管理风险。

  5、应收账款较大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报告期内,随着公司的销售收入快速增长,应收账款随之增加,导致应收账款金额相对较高。公司主要客户为国内大型锂电池厂商,商业信誉较好,信用风险较低,但若未来客户经营情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应收账款将面临无法及时收回甚至无法收回的风险,从而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已经建立了规范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严格把控应收账款的回款进度,不断加大应收账款的回款力度;同时,公司将加强对客户的信用评级工作,加强风险防范,降低发生坏账的风险。

  6、募投项目实施效果未达预期风险和应对措施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募投项目正式投产后,总体产能将快速扩大,虽然公司对募投项目开展了充分的市场调查,但相关可行性分析是基于当时的国家产业政策、国际国内市场条件作出的,如果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和产品市场经营状况出现重大变化,存在由于市场需求变化而导致产品销售增长不能达到预期的风险。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通过优质的产品与服务提高现有客户粘性,增强客户合作深度,同时公司将加速推进泛半导体、氢能等相关领域的涂布技术应用,扩大公司产品及业务范围,持续开拓国内外市场,吸纳更多优质客户,提高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确保公司募投项目的实施达到预期效果。

标签
热门文章
压铸机单机静电废气处理:18549999368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