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这样一则新闻:福建的一位女士在服用降压药时,自动化压铸岛掰开常用的药片服用后导致血压骤降,甚至出现昏迷,这是怎么回事?关键就在于她掰开的不是普通药物,而是缓控释片。
我们都知道,生病了要吃药,但有时为了调整剂量,患者可能会把药片掰开服用。然而,有些药片一旦掰开,它们就不再是你的“小棉袄”,而是变成了“定时炸弹”。
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性命攸关的话题——药,到底能不能掰?
缓控释片和普通药物的不同
普通药物一到体内,就像脱缰的野马,血药浓度“嗖”地一下就上去了,然后又“唰”地下来了。而缓控释片,则是药学界的“马拉松选手”,就像沙漏,它们以匀速、恒定的方式释放药物,让血药浓度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
但是,如果你把缓控释片掰开了,那么,这些“马拉松选手”就会瞬间变成“短跑健将”,药物会迅速大量进入血液,一次性吸收,导致严重的后果。
为什么缓控释片不能掰?
这就要说到它们剂型设计的重要性和独特的结构。
缓控释药物的重要性
缓控释药物的设计目的是缓慢且稳定地释放药物,保持血药浓度在一个稳定的水平。这种设计不仅可以减少服药次数,还能保护胃肠道,避免药物的直接刺激。
例如,硝苯地平控释片等降压药物,如果不正确服用,可能会导致药物快速释放,一次性吸收大量药物,从而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
缓控释药物的结构
缓控释药物的结构就像一个精密的“药物小宇宙”,包括药物层、推动层、半透膜和保护层。这些结构协同工作,确保药物能够缓慢而稳定地释放。一旦药片被掰开,药物就会像“宇宙大爆炸”一样,一次性释放出来,这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还可能对健康造成威胁。
哪些药物千万不能掰?
在这里要郑重提醒大家,以下是一些千万不能掰的药物:
硝苯地平控释片:一旦咬碎、掰开、研磨服用,大剂量的降压药会瞬间释放至体内,导致血压快速下降。
其他控释片和缓释片:控释片和缓释片的工艺虽然不一样,但目的一样,都是为了让药物在体内缓慢释放。通常不建议掰开服用,否则也会导致药物释放过快,引发不良反应。如:硝苯地平控释片,非洛地平缓释片,格列吡嗪缓释片,格列吡嗪控释片,二甲双胍缓释片。
那么,哪些药片是可以掰的呢?
(1)说明书有明确指示可掰开服用;
(2)如果药片中间有划痕,那么这个药片一般是可以掰的,但请咨询药师或医师后再选择是否掰开。
特殊剂型药物的服用注意事项
肠溶片:为了让药物绕开胃部,在肠道内溶解,而给片剂包了一层“肠溶衣”。如将其掰开服用,药物可能在胃内就溶出,不仅容易导致药物受到胃酸等影响而失效,还可能刺激胃黏膜,引起不适;
胶囊型:一旦将胶囊掰开服用,药物可能会受胃酸影响,不能在特定部位释放,影响药效,同时可能增加药物对胃肠道的不良反应;
泡腾片:含有碳酸氢钠和有机酸,遇水可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而呈现泡腾状,直接服用会在口腔或消化道产生大量气体,有窒息和胃穿孔风险。必须用冷水或温开水溶解,等气泡完全消失后再服用,严禁吞服或含服。
排出了整片药物怎么办?
有时候,大家可能会发现排出的粪便中有完整的药片,担心药物没有被吸收。实际上,药物的有效成分在通过肠道时已经释放,排出的只是药物的骨架,所以不必担心。
正确服用缓控释药物对于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至关重要。通过今天的科普,希望大家能够认识到缓控释药物的特殊性,并在用药时遵循正确的方法。
记住,缓释控释按照说明,整片吞服不要咀嚼;排出整片不用慌,药物已经吸收完。安全稳定有疗效,血药不波动,平稳保健康。
让我们共同努力,确保用药安全,让大家在用药的道路上,不再“掰”错方向,而是“掰”对健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轻触阅读原文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儿医小课堂 311 | 药不能停,掰错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