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造手机似乎没有了动静,模温机但格力电器及其掌门人董明珠一直都没有放弃“汽车梦”。
近日,上海格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力汽车”)成立,主要经营范围涵盖汽车零部件研发及制造、工业机器人制造、工业互联网、汽车软件开发等。股权全景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格力电器旗下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上海捷英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继格力钛新能源布局新能源整车及动力电池数年之后,专门瞄准汽车零部件业务的格力汽车突然杀出,其意欲何为不禁令人浮想联翩,更是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格力的“神秘之师”
尽管目前格力汽车尚无公布将要涉足哪些细分领域的汽车零部件,但近年来格力电器一直在延伸相关的汽车业务布局。
如今的汽车行业制造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制造流水线上,对于工业机器人的需求不仅是刚需,而且呈现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而格力汽车的主营业务之一工业机器人,其实在格力电器层面的市场布局早在多年前就已开始。
今年9月,格力旗下的智能装备公司与丹麦优傲机器人公司签约合作,而优傲的工业机器人已经在国内外汽车等多个领域实现了深度应用,此次双方的合作将更加注重开发中国市场的相关产业需求。此前的今年8月,“格力系”的珠海格力金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参股的格力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新增投资企业湖南隆深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而5年前,格力金投还通过小米长江产业基金投资了隆深机器人。截至目前,格力金投及其旗下公司参股机器人及相关产业链企业投资至少已有12家,涵盖了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等。
此外,格力还自研工业机器人,并已逐步渗透到汽车整车制造、汽车零部件加工等工业应用场景。据公开报道,目前格力已开发出面向汽车零部件压铸的工业机器人及相关协作机器人、面向锂电制造等领域的工业机器人,并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提供机器人自动化应用解决方案。
尽管格力电器在主业方面的广告及宣传一直都是轰轰烈烈,但在汽车相关业务上一直都相对更为低调。因此格力的工业机器人也被称为“神秘之师”。有报道称,格力已经为宝马、通用汽车、沃尔沃、特斯拉等多家国内外知名车企、汽车零部件企业提供了工业机器人或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其中,面对媒体提问是否已经为特斯拉提供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的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问题,格力方面一直含糊其辞,既不否认也不正面承认。外界推测,这或许是因为特斯拉等企业的供应链体系通常都有保密协议的原因。
汽车及零部件制造领域越来越多使用工业机器人早已不是秘密,但相关的效益却很少披露。事实上,格力电器已经拥有机器人担纲、24小时运行的黑灯工厂,相关降本增效数据可以为汽车行业的应用提供参考。自2018年至2023年,格力电器生产人员从6.95万人降至5.02万人,降幅约为28%。与此同时,2018年格力电器人均创收约为225万元,2023年这一数据升至282万元,增幅约为25%。
零部件利润更高?
这些年来,格力方面在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领域的布局一直没有停歇。
当初,格力电器意图收购银隆新能源时,遭遇股东一致反对。无奈,董明珠只好自掏腰包完成了这一收购。2021年,格力电器宣布,通过司法拍卖以约18.28亿元的价格竞得银隆新能源约3.36亿股,占银隆新能源总股本的30.47%。此外,格力电器还与董事长董明珠签订了附生效条件的《表决权委托协议》,董明珠将其持有的17.46%的银隆新能源股份所有对应的表决权,委托格力电器行使。这两部分股份合计占据银隆新能源总股本的47.93%,银隆新能源至此成为格力控股子公司。当年11月,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其业务范围主要是新能源客车制造及钛酸锂电池制造。尽管一向低调,但数量不菲的格力钛新能源客车已经驰骋在北京等城市的道路上。
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方面,格力的布局似乎更为稳健。早在2018年,格力就入股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长园科技集团,该企业为专业从事电动汽车相关材料、智能工厂装备的研发、制造与服务业务板块的公司。能提供包括锂离子电池湿法隔膜、电解液添加剂等材料,以及电动汽车车载充电系统、充电桩等业务。而且,2022年,格力电器就已经为特斯拉供应新能源汽车的底盘等零部件。
事实上,近年来在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再加上价格战蔓延的情况下,行业很多人认为,汽车零部件业务比整车有更好的利润。“这或许就是格力汽车问世的原因之一。”浙江新能源技术应用研究院研究员陆安程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利润的确比整车高。一方面,一般情况下,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规模、采购成本、制造工艺等方面都比规模更大的整车企业容易控制。同时,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利润较为稳定性,特别是在车市价格战背景下,部分整车企业的利润可能出现负增长,而零部件企业的利润降幅相对较小且较为稳定。另一方面,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产品升级进入高附加值区间,可进一步提升其利润空间,而且,部分零部件头部企业更是拥有较高的毛利率、较高的利润稳定性,以及在市场上的良好表现。
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其实,国内家电企业纷纷涌向汽车行业赛道,近年来已经成为一种现象。其中,不仅有格力汽车,还有家电巨头海尔、海信、美的和创维等企业。
从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方面看,国内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配套体系,行业竞争也逐步呈现加剧态势。在这种情况下,格力汽车正式入局,为行业带来更多想象空间。而此前,格力及旗下多家子公司已经在生产汽车零部件,涵盖了车用空调系统、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以及电机相关系统等。
“除了工业机器人,工业互联网、汽车软件在很大程度上应该是格力汽车更多关注的重要增长点。”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新能源创新技术中心研究员胡丰林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谈到,也有人推测格力汽车会发挥在空调、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等传统业务方面的优势,但相对而言,传统业务利润不高,竞争也日益激烈,而工业机器人,工业互联网、汽车软件、数控机床等格力有优势的业务则是发展空间更大,也更容易形成新的增长点。
此前,格力电器相关负责人曾表示,汽车零部件加工行业对数控机床有高精度、高效、高可靠性的要求,格力智能装备深耕新能源汽车行业,自主研发的数控机床产品已经与全球多家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服务了国内、北美、欧洲等地的多家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
“格力汽车的成立,也在一定程度成为格力转型的一个标志。”陆安程表示,传统家电行业近年来市场需求减弱、利润下滑,而新能源汽车行业相关零部件以及智能制造方案,都是具有潜在高利润率并容易形成新增长点的朝阳产业。可以推测,格力汽车既是格力电器转型的一个重要支点,也有利于对“格力系”的汽车零部件相关业务进行统筹,从而提升利润率。此前,格力方面也提出要学习华为并紧跟华为,成立格力汽车也是在践行这一理念上迈出了新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