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2024】“皖”风创新策源地 “徽”动新质生产力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9-20 20:46

编者按:立足新起点,自动化压铸岛奋进新征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到2035年和本世纪中叶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擘画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美好蓝图。从蓝图到现实,各地锐意进取、真抓实干。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2024年开春之际,央广网特别策划推出《实干·2024》系列报道,多维度聚焦各地新气象、新作为、新突破和新展望,振奋龙马精神,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央广网合肥3月28日消息 阳春三月,江淮大地生机勃勃。合肥一家量子企业的产业园正趁着好天气加班加点赶工期。“去年我们产品成交订单额超5亿元,连年翻番。”对于未来,该量子企业负责人贺羽踌躇满志:“今年全国两会提出,要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新赛道。这让我们充满信心。”

依托“祖冲之号”超导量子计算机、“墨子号”量子卫星等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安徽成为国内最早布局量子科技与产业的省份之一。如今,安徽正全力打造量子科技与产业的双高地。

量子产业的繁荣是安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缩影。2024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省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前列,将深入推进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把科技创新势能更多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不断壮大新质生产力。

安徽的新质生产力,“新”在何处?2024年,又将如何“上新”?

激发创新活力 抢占科技、产业双高地

春回江淮,位于合肥西北角的董铺湖碧波荡漾。这里不仅是当地主要的饮用水水源地,也是安徽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

过去十年,董铺湖中不足3平方公里的“科学岛”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0余项,建设和运行有多个国家大科学装置。“科学岛”负责人刘建国介绍,大科学装置在“登顶”过程中,产生的阶段性科研成果,可以不断催生新应用技术、孵化创新产品。当前,“科学岛”已累计实现授权发明专利2000多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合同总额超过11亿元,孵化企业超过300家。

科学岛东南10公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正为安徽持续不断输送着创新型人才。2019-2023年,该校毕业生直接就业人数为18440人。“在安徽就业的有5476人,占29.7%,远高于其他地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说。

位于合肥高新区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央广网记者 周然 摄)

同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安徽的“校地合作”的佳话也在接续上演。按照“省院合作、市校共建”原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2012年开始建设,已累计建成应用工程技术中心23家,联合实验室68家。与此同时,高标准建设的“科大硅谷”也迎来了新进展,今年除有多个未来产业项目签约外,还完成了8支子基金实质性运营,总规模33亿元。

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安徽将改革精神也作用到创新领域。在“科技大包干”改革中,安徽最大限度压缩不必要的经费审批,让科学家主导科研、有更多精力关注科研本身。同时,通过职务科技成果赋权试点改革,由科研团队直接在市场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提高转化质效。

依托大院大所,一大批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在安徽应运而生。2月2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安徽两项成果入选。此外,安徽过去一年还有一系列“高光时刻”: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装置(又称“人造太阳”)成功实现403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这创造了托卡马克装置高约束模式运行新的世界纪录;光纤量子密钥分发突破千公里,“九章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突破255个光子操纵,均创世界新纪录……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在热核聚变技术研究方面屡破世界纪录(央广网发 合肥市庐阳区委宣传部供图)

科技领先一步,产业领先一路。2023年,首个国家级“量子信息未来产业科技园”落户安徽,为打造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承载空间。根据全球权威机构最新发布的《全球未来产业指数报告》显示,合肥在量子信息领域排名全球第2位、全国首位,量子专利累计申请量居全国城市首位。

“目前,高新区量子信息产业已初具规模,集聚上下游企业60多家,数量居全国高新区首位。”合肥市高新区科技局副局长季超表示,为推动“量子+”生态培育,全国规模最大、覆盖最广、应用最多的量子保密通信城域网已经在该区建成运行。目前,已铺设网络光纤1147公里,保持超6亿条密钥可用能力,安全传输数据500亿条,可服务11大系统、500多家单位、2万余名用户。

科研人员正在调试“祖冲之号”同款超导量子计算机(央广网记者 徐鹏 摄)

不只是量子,安徽在其他未来产业方面也在谋篇布局。2024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省将开展通用人工智能应用生态构建行动,推进元宇宙应用场景平台建设,统筹抓好聚变能源、化合物半导体、合成生物、人形机器人等产业培育,积极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

今年2月,《安徽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方案(试行)》实施,标志着安徽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正式启动。安徽省发改委高技术发展处处长任晓凡表示,未来几年,安徽省将瞄准“7+N”重点领域和方向,累计建设10-30个先导区,打造未来技术创新策源地、创新成果转化试验地、未来场景应用引领地、未来产业发展集聚地。

构建现代体系 打造产业“链”上安徽

过去一年,安徽是汽车圈的一匹“黑马”。据统计,2023年,安徽汽车产量近250万辆,居全国第二,一跃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大省;2022年,安徽还排在全国第七位。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崭露锋芒,产量达86.8万辆,占全国比重9.1%。

“全国每出口4辆车就有1辆是安徽造。”安徽省发改委主任陈军介绍,在7家整车龙头企业带动下,安徽建立起汽车全产业链体系,产值达1.15万亿元。2024年一季度,汽车产业链再添重量级成员,福耀集团宣布将在安徽投资57.5亿元建设玻璃项目。该项目被业界认为是安徽引进的最重要的汽车核心零部件领域项目之一,将进一步增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的国际竞争力。

世界制造业大会已经连续6年在安徽举办(央广网记者 徐鹏 摄)

2024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要求推进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一链一策”打造高水平现代化产业链。

当前,安徽多市都布局了新能源汽车相关配套产业,一辆新能源汽车通过“3小时产业圈”就能被生产出来。

合肥是能生产芯片、软件等组成的“大脑”;约140公里外的芜湖,可提供作为“心脏”的动力电池;而其西北200多公里外的阜南经开区,提供构成“身体”的一体化压铸机整车线束、电机精密注塑件、轮毂轴承……

安徽某整车制造企业生产线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央广网发 张大岗 摄)

“得益于这样的产业体系,合肥比亚迪在2023年生产整车近50万辆,产值突破600亿元,在安徽各基地共实现产值近千亿元。”比亚迪公司华东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去年,安徽光储产业营收规模超2900亿元,跃居全国前三。放眼全省,“追光者”的脚步从未停歇——滁州的产业故事从凤阳产的“一粒沙”开始,现已招引一批光伏产业头部企业落户;合肥实施“借光发展”战略,涵盖光伏产业的全部环节链;宣城斥资千亿元聚焦打造“中国异质结光伏之都”,正在成为快速崛起的国内光伏产业新高地。

继新能源汽车之后,安徽又在下另一盘“大棋”——高规格布局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

“今年,安徽正重点组织实施光储产业的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锻长补短、产业层级提升、产业生态优化、海外市场拓展、应用牵引场景示范、规范有序发展‘七项行动’。”安徽省经信厅厅长冯克金表示,到2025年,安徽光储产业营业收入有望超过5000亿元。

一件件“安徽造”汽车、家电、光伏等产品从合肥港发往海外(央广网发 牛维美 摄)

此外,安徽的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人工智能、先进结构材料4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也颇具规模,共集聚企业超2200家,实现营收4000多亿元。数据显示,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如今已达到四成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全省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以上。

战略性新兴产业跑出加速度,是安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进展。“如果给安徽经济画像,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制造业增长势头强劲,战略性新兴产业引擎强劲。在一条条新赛道上,安徽新质生产力正加快成长。”安徽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说。

乘“融长”东风 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开放优势

2023年,长三角三省一市GDP总量超过30万亿,总量接近全国GDP总量1/4,是全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加入长三角城市群已6年的安徽正借长三角“东风”,搭上“一体化”的快车,实现了“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跨越发展。2024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长三角一体化是全省发展最大机遇,加快产业锻长补短,把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左右逢源”的开放优势。

安徽省发改委长三角综合协调处处长董楠认为,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为安徽发展新质生产力带来了各类先进优质的生产要素,特别体现在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净流入”上。

中新苏滁高新区是安徽借长三角的“东风”蓄势进发的缩影(央广网发 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供图)

吴韵淮风相融,沪苏浙皖正紧握产业协作之“手”。在阜阳,越来越多的苏州企业正奔“阜”而来,双方在新材料、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实现合作与互动。在安庆,坐落于筑梦新区的长三角未来产业研究院,是安庆市与浙江大学合作的重点项目。在皖南,长三角(宣城)产业合作区刚刚批复,启动区约10平方公里,聚焦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着力打造长三角绿色智造承接转移集聚区。

安徽与江苏的3个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建设,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的重要内容。成立以来,共签约亿元以上重点产业项目超100个,总投资1200多亿元。滁州南谯和南京浦口,一河之隔,既是“好邻居”,又是“合伙人”。

“双方率先探索利益联结机制,合作成立开发公司,按照8:2出资、7:3分成的方式运营。”南京浦口—南谯省际毗邻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公司按照“浦口推荐、联合招商、共同研判、产业协同”机制,打造合作产业园,并纳入南京江北新区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规划,共同参与组建发展基金。

从皖北到皖南,安徽正深度参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链供应链分工协作。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沪苏浙在皖投资在建亿元以上项目实际到位资金7821.6亿元,占省外投资的60.1%,从沪苏浙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1049.5亿元、占省外吸纳技术的51.4%。

不仅仅是资金、项目的净流入,人才跨省创业“双城记”的故事也在上演。招启军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也是直升机旋翼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2022年年底,他领衔的先进直升机研发制造项目落户滁州。

“我们研究的倾转旋翼机兼具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的优势,既可以垂直起降,也可以高速巡航、投递大载重物品,未来应用场景非常广阔。”在招启军看来,先进直升机项目的落户有望带动周边形成一个航空的全产业链。

宁滁城际铁路开通让“轨道上的长三角”再提速(央广网记者 徐鹏 摄)

业内专家指出,安徽深度参与长三角光伏、材料等领域科创分工协作已取得一定成就,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依旧存在。

今年2月,《安徽省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24年工作要点》发布,就深度参与区域分工合作等进行了部署。

在科技协同上,安徽要深化与上海张江在同步辐射光源等装置建设上的合作,构建长三角大科学装置集群,加快建设“科大硅谷”等项目;在产业协作方面,将结合沪苏浙发达的基础研究水平,深耕智能网联、车辆芯片等行业,不断提升创新水平和成果转化水平;在一体化重大交通项目实施上,将会同沪苏浙加快数条跨省城际轨道交通等建设,并发力长三角水运一体化,提升省内港口物流能力,加强与下游江苏、上海等地港口的联系。

“对标沪苏浙,能快则快。”2023年12月,安徽省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作为长三角的一员,安徽要拉高标杆、奋力跳起来,力争主要指标特别是经济增速领跑长三角,进而实现与长三角平均水平差距减小、占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比重增加。

“创新”是基因,“产业”是优势,“融长”是红利。面对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机遇,安徽正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一一破题。

总策划:张军 于锋

总监制:伍刚 宫歆慧

统筹:陶玉德

记者:周然 徐秋韵 徐鹏

视频:鲍玉婵 徐鹏 徐秋韵

编审:卜叶 李晓晓

标签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